我國初步建成全球最大IPv6網 明年奧運會使用
——
他還透露,由于IPV6的推動,國產路由器也已在CNGI項目上占主導地位,這對中國來講,是一個機會。
根據全球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有限的IPv4地址將在2010年前后消耗殆盡,屆時可能出現全球互聯網的基礎地址資源爭奪。我國國家IP地址分配管理機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研究表明,目前全球僅剩10億個可用的IPv4地址,而中國在其耗盡前還有1.5億至2.7億個地址的需求。因此,我國在2003年啟動了CNGI項目,希望盡快建成世界最大之一的IPv6網。
據了解,美國于上世紀60年代末啟動第一代互聯網研究,而我國直至1994年才開始跟進。去年剛剛通過驗收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核心網CNGI-CERNET2研制開發出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下一代互聯網,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所負責CNGI總代碼已經完成,其主干網以2.5G到10G的帶寬連接了我國20個城市的25個核心節點。
此前,Internet奠基人、被譽為互聯網之父的Vinton Cerf博士在首屆“Internet+”互聯網世紀論壇上曾表示,在推行IPv6的問題上,其它國家應以中國為榜樣。
清華大學網絡中心的主任吳建平指出,目前在中國推廣IPv6最大的還是技術障礙。
名詞解釋:IPV6
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即“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也被稱為下一代互聯網協議,其最顯著的特征是通過采用2的128次方的地址空間替代IPV4的2的32次方地址空間來提高下一代互聯網的地址容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