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高校動態(tài) > 我國高等學校已占據(jù)國家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新半壁江山

        我國高等學校已占據(jù)國家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新半壁江山

        ——
        作者: 時間:2007-03-29 來源: 收藏
         

        教育部科學技術發(fā)展中心主任李志民26日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我國高等學校已占據(jù)國家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新半壁江山。

        李志民說,今年2月27日,黨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共頒發(fā)自然科技獎、發(fā)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有250項獎項。在29項自然科技獎中,高等學校獲得15項,占總獎數(shù)的51.7%。這其中有兩項是一等獎,是我國自然科技獎2004年、2005年連續(xù)兩年空缺后的首次授獎。

        此外,國家共評選41項發(fā)明獎,高等學校完成25項;18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高等學校完成106項。高等學校在2006年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項中占的比例都超過50%。

        李志民指出,自1985年我國設立科學技術獎至2006年,高校共獲得31項國家自然科學技術獎,占獲獎總數(shù)51.7%,獲國家技術發(fā)明獎1103項,占獲獎總數(shù)35.5%。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658項,占受獎總數(shù)28.7%。自2003年以來,高校獲國家三大獎的比例均超過了50%。

        “可以有理由自豪、自信地說,我國高校已經(jīng)成為我們國家科學發(fā)明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生力軍、主力軍。”他說。

        據(jù)統(tǒng)計,自1985年到2006年,高等學校完成的課題成果占國家獎的比例,自然科學獎基本上是50%,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占到三分之一,科技進步獎占四分之一。

        “這些成果得益于我國重視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在‘九五’、‘十五’期間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李志民說。

        他同時指出,目前我國有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600余所。這些學校基本上還是以教學為主,在科技發(fā)展上的投入還不夠。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麟游县| 从江县| 桂林市| 什邡市| 邳州市| 宜兰市| 宁城县| 邵东县| 武威市| 淮安市| 册亨县| 类乌齐县| 崇仁县| 明溪县| 康定县| 惠来县| 吉隆县| 贡觉县| 常德市| 武穴市| 青冈县| 博湖县| 广元市| 盘山县| 疏附县| 沅江市| 扶余县| 白水县| 桦南县| 西宁市| 泗洪县| 景洪市| 安图县| 鄂州市| 云阳县| 保亭| 高碑店市| 卫辉市| 成都市|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