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3號研發進入實施階段
3月28日,中科院計算所與意法半導體舉行龍芯處理器技術合作簽約儀式。根據協議,意法半導體取得5年龍芯2E在全球的制造和銷售權,而龍芯則通過該合作獲得了MIPS64架構全部許可使用權,避免了可能出現的產權糾紛。
外包產業鏈 等待國內90納米工藝成熟
對龍芯2E為什么不選擇自己或國內企業進行生產銷售?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李國杰院士表示,“盡管有一些人擔心生產外包可能受制于人,但芯片產業鏈這么長,龍芯在開始創業時,是不可能把每一個環節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開始時能抓住關鍵環節就是重大突破。”
他表示:“目前國內的芯片生產線工藝一般比國外最先進的工藝要落后1~2代,生產有競爭力的高性能通用CPU,要采用90納米甚至65納米的工藝,目前我們可以在國內0.13工藝線上生產性能稍低一點的龍芯CPU和SoC,等國內90納米生產線成熟時,在國內會有更多生產機會。”
對此,中芯國際CEO張汝京向ChinaByte表示,在短短三年內,中國半導體芯片業發展迅猛,現在和全球領先水平的差距最多只有9個月,以芯片代工為主要業務的中芯國際已經擁有了90納米生產線,中芯國際已經與芯片設計公司和封裝公司展開了廣泛的合作。
讓用戶信任 龍芯難在第一步
在談到龍芯發展難題時,李國杰認為,“龍芯目前面臨的發展難題是如何建立起龍芯的信譽。比如曙光服務器,加上一些軟件的應用就能賣出去。但龍芯做完以后還不是一個機器,看不出實際效果,你要把它做成系統,證明它確實穩定可靠、性價比高,整機廠商才會買。CPU芯片公司要做芯片,還要做主板、裝機器,軟件方面還要移植開放源碼等等。但如果不這樣做,別人不會相信龍芯能夠被應用?所以,發展龍芯要取得用戶信任,一開始很難。”
今天,在發布會現場展示的龍芯電腦不僅采用了龍芯處理器,還裝有國產操作系統、國產辦公軟件,并在龍芯網站標明了龍芯電腦所有的可兼容軟件。龍芯筆記本電腦的處理能力相當于英特爾奔騰IV處理器,龍芯處理器內置安全功能可以對絕大多數病毒產生免疫,可高效支持數據加密存儲和加密傳輸??梢钥吹?,龍芯電腦走向市場是建立龍芯“信譽”的第一步。
同時,在今天新開通的龍芯官方網站上掛出消息稱,江蘇中科龍夢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聞祿得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藍德貿易公司將聯合簽署龍芯應用產品的采購協議,主要用于外貿出口。龍芯的產業化應用將全面開花。
龍芯3號研發進入實施階段 要出16核處理器
在今天舉行的中科院計算所與意法半導體合作發布會上,龍芯課題組組長胡偉武表示,龍芯3號的CPU研發工作已全面啟動,用于服務器產品的龍芯三號將采用65納米工藝,具有16個核心。該研發計劃已于2006年規劃,2007年至2009年進入實施階段,計劃2010年驗收,屆時,龍芯3號將有望成為業內第一個16核處理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