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8051、ARM和DSP指令周期的測試與分析

        8051、ARM和DSP指令周期的測試與分析

        ——
        作者:華中科技大學 李達義 時間:2007-03-19 來源: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 收藏
        在實時控制系統中,選擇微控制器的指標時最重要的是計算速度的問題。是反映計算速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為此本文對三種最具代表性的微控制器(AT89S517TDMI核的LPC2114型和TMS320F2812)的進行了分析和測試。為了能觀察到,將三種控制器的GPIO口設置為數字輸出口,并采用循環不斷地置位和清零,通過觀察GPIO口的波形變化得到整個循環的周期。為了將整個循環的周期與具體的每一條指令的指令周期對應起來,通過C語言源程序得到匯編語言指令來計算每一條匯編語言的指令周期。

        1  AT89S51工作機制及指令周期的測試

        AT89S51的時鐘采用內部方式,時鐘發生器對振蕩脈沖進行2分頻。由于時鐘周期為振蕩周期的兩倍(時鐘周期=振蕩周期P1+振蕩周期P2),而1個機器周期含有6個時鐘,因此1個機器周期包括12個晶振的振蕩周期。取石英晶振的振蕩頻率為11.059 2 MHz,則單片機的機器周期為12/11.059 2=1.085 1 μs。51系列單片機的指令周期一般含1~4個機器周期,多數指令為單周期指令,有2周期和

        4周期指令。

        為了觀察指令周期,對單片機的P1口的最低位進行循環置位操作和清除操作。源程序如下:

          #include
                main() {
          while(1) {
            P1=0x01;
            P1=0x00;
                         }
                           }

        采用KEIL uVISION2進行編譯、鏈接,生成可執行文件。當調用該集成環境中的Debug時,可以得到上述源程序混合模式的反匯編代碼:

          2:main()
          3: {
          4:while(1)
          5:{
          6:P1=0x01;
          0x000F759001MOVP1(0x90),#0x01
          7:P1=0x00;
          0x0012 E4CLRA
          0x0013 F590MOVP1(0x90),A
          8:}
          0x001580EDSJMPmain (C:0003)

        其中斜體的代碼為C源程序,正體的代碼為斜體C源程序對應的匯編語言代碼。每行匯編代碼的第1列為該代碼在存儲器中的位置,第2列為機器碼,后面是編譯、鏈接后的匯編語言代碼。所有指令共占用6個機器周期(其中“MOV  P1(0x90),#0x01”占用2個機器周期,“CLR  A”和“MOV  P1(0x90),A”各占用1個機器周期,最后一個跳轉指令占用2個機器周期),則總的循環周期為6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永济市| 衡南县| 武宣县| 辰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元阳县| 乾安县| 淮南市| 邵阳县| 曲靖市| 纳雍县| 同心县| 西和县| 运城市| 临潭县| 安塞县| 大荔县| 永昌县| 绵竹市| 长垣县| 张家港市| 栾城县| 酒泉市| 封开县| 庐江县| 舟曲县| 天柱县| 蒲江县| 平遥县| 东海县| 微博| 赫章县| 瑞安市| 高要市| 洱源县| 河西区| 东明县| 罗山县| 桂平市|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