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老外眼中如何看待中國電子企業的崛起

        老外眼中如何看待中國電子企業的崛起

        ——
        作者: 時間:2007-03-15 來源: 收藏
        一個名為的中國企業于2003年11月控制了值得尊敬的RCA電視品牌,這一消息并未在美國公眾意識中激起很大波瀾,不像去年12月中國企業巨頭Lenovo收購IBM的PC業務時所引起的慌亂。這種冷漠態度是可以理解的。早些年間,當美國公司實質上放棄領域的時候,RCA品牌已經于1987年被賣給了法國湯姆遜(Thomson)電子公司。

        但是接管Thomson的電視業務應該得到美國人的歡呼。為什么?因為它是美國企業取得隱性回報的一部分--這比把美國商標貼到亞洲生產的產品上具有更高的水平。中國的公司不斷在全球出現,他們也加入到消費電子從模擬到數字的技術革命之中。同時,在相當大程度上,美國(還有一些歐洲)芯片企業正在為這些數字化電子產品提供內部裝置。

        盡管主宰上一代消費電子的大型日本企業自己制造產品中的大部分芯片,但目前,中國企業仍然從國外銷售商那兒購買幾乎所有的芯片。"中國制造商一直指望美國企業為這些產品提供芯片裝置、參考設計及軟件,"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的主要消費電子分析師Shyam Nagrani說,"這種需求不僅增加了企業巨頭諸如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美國模擬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通信和存儲解決方案公司(LSI Logic)以及高通(Qualcomm)的財富,而且中國制造商也對新一代無廠半導體創業公司廣施恩惠。"

        為了充分利用這種趨勢,芯片供應商需要好好培養他們同中國制造商間的關系。中國企業進入數字產品制造領域時,以往幾乎完全依賴歐美的芯片企業和韓國、臺灣的電子制造服務企業。但是現在隨著營銷水平和設計技術的不斷提高,這些中國制造商正在搜尋那些能夠滿足他們獨特性能要求的芯片企業。"中國即將成為全世界消費類半導體公司的戰場",Will Strauss預測道,他是跟蹤研究數字信號處理器市場的Forward Concepts公司的總裁。

        中國企業正在加強市場運作

        于1981年建于中國廣東省惠州市。像許多其他中國企業一樣,中國政府強力支持這個企業并擁有其部分股權。但根據分析師和商業合作伙伴所言,不像許多其他有政治關系的中國企業,TCL的管理制度相當規范。"TCL擁有一支極富闖勁的、精明的和效益導向的強大管理團隊,"美國模擬器件公司射頻(RF)和系統副總裁Christian Kermarrec說,他們公司去年已經在中國與TCL建立了聯合開發項目。

        TCL以家電起家,但事實證明它的長處在電視和移動電話方面。TCL品牌在中國家喻戶曉。這個公司宣稱,在過去的12年里,公司的銷售以平均每年超過42%的速度增長,這使得TCL成為中國成長最快的企業之一(不過,這種增長很難核實,因為公司直到2003年12月才上市,并且公司大部分的公開信息僅僅可以得到中文形式。)在2003年,TCL實現34億美元的收入,賺取了6880萬美元利潤,不過因為該公司對我們的采訪要求沒有回應,所以對此難以深入探究。

        "中國即將成為消費類半導體的戰場,"--Forward Concepts公司總裁Will Strauss

        伴隨著國內堅實的成功,TCL面臨著兩個特別的機會可以快速伸展其全球觸角:2003年,湯姆遜公司謀求一個合作伙伴以支持其衰退中的電視業務。他們鎖定了TCL。雙方同意合并他們的電視業務,并成立TCL-Thomson 電子公司(TTE)。TTE總部設在深圳,擁有雇員29,000余名,遍及全世界的工廠每年生產大約1850萬臺電視,這使得該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視制造商。TCL控制公司67%的股份,湯姆遜公司控制33%。TTE于2004年7月開始正式運營。緊接著的8月,TCL又與法國阿爾卡特公司(Alcatel)合資成立了一個公司,這個公司將從事開發和銷售手機及相關產品。阿爾卡特公司想借助TCL振興自身的手機業務,以便它能集中力量把設備銷售給電信運營商和大公司。TCL集團持有TCL-Alcatel 手機公司(TAMP)55%的股份,其余部分由阿爾卡特公司持有。

        耐心傾聽中國企業的需求

        從模擬到數字的技術轉換,為TCL及其他中國企業深入消費電子領域提供了機會。錄像帶、錄音機、隨身聽音頻播放器和可攜式攝像機都有非常復雜的結構,它們需要尖端的設計和制造技術,由此形成了很高的行業進入門檻,正是這一點,使日本制造商占領了消費電子市場。但是,既然大多數玩意都是數字化的,并大量使用可得到的標準化部件,諸如硬盤和DVD驅動器,那么中國企業就能夠跳進這個圈子,并且發揮他們的作用:盡力提高產量,壓低價格。

        "進入障礙在過去的幾年中已經減小了," Julian Hayes說。他是來自愛丁堡歐勝微電子有限公司(Wolfson)的營銷副總裁,這個公司制造音頻和視頻芯片。剛開始中國制造商僅僅按照別人的設計制作數字消費電子產品,諸如DVD播放器,他們依靠芯片企業提供參考設計,或者按照主要美國零售商和品牌公司諸如沃爾瑪(Wal-Mart),Fry氏電子公司(Fry's Electronics),惠普(Hewlett-Packard)和戴爾(Dell)的訂貨制作產品。"然而過去的幾年里,那種模式已經引人注目地發生了改變,"Hayes說。中國企業已經贏得了設計和工程專門技術,這正在改變他們同芯片供應商之間簡單的供應關系。"一流的中國制造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產品,并且積極尋求那些能夠和他們合作實現這一產品的合作伙伴,"Hayes說。

        為了滿足消費者不斷苛刻的要求,歐勝微電子公司--它的芯片使用在數碼相機,DVD播放器和手機上--日益頻頻在中國土地上布局。2000年,歐勝微電子公司撤銷了臺北地區一處有名無實的中國銷售辦事處;2003年11月,這個公司在深圳設立了一個提供銷售和應用支持的辦事處,因為許多中國電子企業都坐落在深圳甚至在此設有工廠。2004年,這個公司開始把一些芯片裝配工作委托給無錫上華半導體有限公司(CSMC),以便更好地供應中國市場。歐勝微電子公司在亞洲的銷售額,不包括韓國和日本,已經從2000年上半年大約340萬美元增長到2004年上半年的3600萬美元。"歐勝正在和中國客戶建立長期關系,,以便知道他們的開發計劃,然后把這些東西融入到我們的產品路線圖中,"Hayes說。

        芯片銷售轉移到中國

        歐勝微電子公司的故事不是唯一的,這種趨勢正在所有的半導體銷售中顯現。Forward Concepts公司的 Strauss說,2002年全球DSP市場總共49億美元,其中41.9%在亞太地區(包括中國臺灣,韓國和中國大陸)。2004年,全球DSP市場達到78億美元,亞太地區占據了其中的51.9%。雖然沒有中國單獨的統計數字,但Strauss相信,中國增加的需求占亞太地區銷售額暴漲的最大份額。Strauss說,主要的市場驅動力來自應用設備的不斷增長,占據DSP銷售額的72%。同時,美國制造者在中國市場上具有日益穩固的地位,"現在,美國模擬器件公司,德州儀器,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以及高通在中國的銷售情況都非常好。"

        這種轉變可以從iSuppli公司2004年"10大消費電子半導體供應商"的排名中看出。前面的排名位置仍舊被日本公司所控制,但德州儀器的消費電子芯片銷售增加了65%,使其從2003年的第12位躍升至2004年的第7位(見下面的"2004年消費電子芯片高級供應商")。

        然而,消費電子芯片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還不是排名的變化,而是許多新公司都能夠在從模擬到數字的轉換中找到生存的空間。iSuppli 的分析師Nagrani指出,OmniVision 科技公司提供數字圖像傳感器; Pixelworks公司和Trident Microsystems公司設計數字電視芯片;PortalPlayer公司提供MP3硬盤播放器的控制器;SigmaTel公司則擅長設計閃存音樂播放器中的芯片組。"這些公司大多數在過去5年至10年間才進入消費電子市場。"他說,這些公司充分意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每一家都在中國配備應用工程師,一些公司甚至在那兒備有設計工程師。

        合作創立雙贏格局

        在越來越多情況下,合作伙伴不能僅僅用來邀請參加商業活動,而是實實在在結成商業聯盟,以保護自己公司未來業務的順利開展。2004年3月,TCL移動通信--TCL的一個子公司,與美國芯片供應商--模擬器件公司,建立了一個合作開發試驗室,從事現在和下一代通信技術的開發。美國模擬器件公司的Kermarrec說,這個機構旨在使TCL能夠更快地推出產品,也幫助TCL能夠預見到六個月后可以從美國模擬器件公司那里獲得什么新技術。在此基礎上,兩個公司能夠在一至兩年內定義和開發出特色電話。雖然資金等細節問題沒有公開,但是美國模擬器件公司將藉此成為TCL全球手機芯片裝置的主要供應商。

        Kermarrec說,兩個公司之間的聯系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當時TCL通過重新打造一個使用模擬器件公司芯片的臺灣品牌,一舉進入手機業務領域中。TCL決心專注于手機制造,而向美國模擬器件公司訂購芯片裝置和參考設計。兩年半內,TCL依靠美國模擬器件公司的參考設計制造了自己的大多數手機。Kermarrec說,下一個障礙將是進軍國際市場。"TCL現在需要好好學習出口業務。"

        TCL雖然有興旺的貼牌生產(OEM)業務,尤其在電視方面,但在美國和歐洲,很少有消費者認可它的品牌。TCL期盼成為一個受尊敬的品牌,這種愿望部分激發了它同湯姆遜及阿爾卡特的合作。在合資公司TTE下,在中國及亞洲的發展中國家中產品使用TCL品牌,但在北美則繼續使用RCA品牌,在歐洲使用Thomson品牌。手機合資公司也遵循類似的模式,在亞洲使用TCL商標,在歐洲和拉美繼續使用阿爾卡特的"Alcatel"商標。

        但是合資公司TTE迄今為止還沒有產生很多實際的收入,實際上,合資公司在短期內甚至傷害了TCL的業績。2004年第三季度,TCL的利潤率顯著下降,雖然收入比前一年劇增68%,升至13.3億美元,但凈利潤暴跌69%,跌至410萬美元。據中國新聞媒體報道,對此,TCL不但歸咎于中國市場上手機銷售額的急劇下滑,還承認在整合其新合資公司的操作過程中遇到了未預見到的困難。

        根據iSuppli的資深分析師Nancy Dang所言,即使利益在短期內可能產生沖突,芯片銷售商也要加強和其中國公司的結盟關系,以便在中國企業全球化過程中,鞏固企業自身的未來收益。"這些中國企業正在采取措施,保固自己的穩定貨源。"她說,事實上,TCL現在正在深圳對電視元器件采購進行收攏。另外她預測,TCL將縮減同其有生意往來的供應商數量,從而集中更大的訂單給更少幾個的芯片制造者。她提醒說,TCL和其他中國制造商將更多關注價格和性能之外的東西--"尤其在數字電視生產的初始階段,芯片供應商的技術支持將是一個關鍵因素,而價格則是次要的。"

        對于半導體供應商,贏得主要客戶諸如TCL的訂貨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僅因為中國企業正在向國際擴張,而且因為芯片銷售商需要通過這些真正有實力的中國公司贏得市場優勢,而這個市場對于電視和手機來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需要當心的風險是,目前中國有許多電視制造商,他們中有許多注定由于價格競爭被擠出市場。同時,Forward Concepts公司的Strauss也看到了類似的手機領域的合并。他說:"20多個公司已經在中國注冊制造手機,而市場空間只有5或6個"。半導體供應商將和少數幾個大公司進行越來越艱難的討價還價。

        進入當地市場

        目前,主要是美國和歐洲的芯片制造者在中國展開競爭。但是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很久。"不僅中國消費電子貼牌生產業務增長迅猛,而且半導體設計公司也在迅速成長。"George Liao說,他是LSI邏輯DSP產品分部亞太地區的常務董事,這個分部許可DSP技術給中國企業。它已經許可DSP核心給幾個中國電信和公司(見"點名中國電信公司",2005年2月),這些公司正在合并這些核心以形成芯片系統(SOC)設計。Liao說,中國政府也正在支持這項工作,作為其推進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的一部分。"處理器知識產權,尤其是消費領域的DSP,正是中國迫切想得到的東西。"

        一些中國芯片企業的活動已經超出了許可知識產權的范圍。中星微(Vimicro)公司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它是一家位于北京的無廠半導體芯片企業,完全按照美國創業公司的模式建立。公司的共同創建者--約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松桃| 库车县| 蒙山县| 通州市| 门源| 社会| 平利县| 罗城| 宿迁市| 荥阳市| 蕉岭县| 滦平县| 长春市| 稷山县| 赤峰市| 阿巴嘎旗| 望江县| 厦门市| 武平县| 巨鹿县| 平陆县| 天峻县| 大邑县| 原阳县| 教育| 浠水县| 辉南县| 大足县| 黔江区| 时尚| 泌阳县| 府谷县| 宁南县| 乌海市| 诏安县| 理塘县| 聂拉木县| 汉源县| 广河县|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