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RS的嵌入式Internet設備
2004年6月A版
摘 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GPRS無線通信的嵌入式Internet軟硬件實現,并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統mC/OS-II編程。系統具有多種無線通信方式,具有較高的實時性、可靠性。
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Internet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在工業監控系統、智能儀器、安防系統等很多場合存在的大量電子設備都有接入Internet的需求。因為,通過接入Internet,可以在Internet網絡到達任何地區實現對設備的遠程控制、遠程維護等操作。Internet技術與嵌入式系統相結合可稱之為嵌入式Internet技術。目前廣泛使用的8、16位的單片機系統硬件資源有限,在其上實現Internet協議比較困難。如何使這些大量存在的嵌入式設備上網,已經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
目前,比較成熟的幾種解決方案有:1、單片機+硬件協議芯片+以太網接口控制芯片。2、代理方式。即通過輕量型網絡技術(如RS232、RS485、CAN總線)將多個嵌入式設備接入作為代理的PC機,利用PC機與外部Internet通訊。3、高性能CPU+實時操作系統+以太網接口控制芯片。以上3種方式均是采用有線方式接入Internet。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是在現有GSM系統上發展出來的一種新的承載業務。它提供了基于IP的服務,可以與外部分組數據網絡(如Internet )互聯互通,而GPRS網絡可以視為Internet的無線延伸,附著于GPRS網絡的移動臺(MS)也就相當于局域網內的主機。因此,MS可以與Internet上的主機進行通訊,如網頁瀏覽、數據下載等。GPRS網絡理論上最大傳輸速率可達171.2kbps。
在監控系統領域中,如江河中用于測試水位的浮標、移動送貨車等情況,需要給監控中心傳輸自身采集到的數據,并接受監控中心的指令,此類應用不適合采用有線接入Internet的方案。針對此類情況,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GPRS網絡的無線接入Internet的解決方案。
圖1 給出了一個典型的基于GPRS網絡的無線監控系統示意圖。監控中心通過數字數據網(DDN)專線與Internet互聯,具有固定的IP地址。遠程設備由數據終端設備(DTE)和具有GPRS功能的數據傳輸設備(DCE)組成,DTE與DCE之間通過RS232通訊。DCE接入GPRS網絡后,透明收發數據,從而實現將DTE接入Internet,與監控中心之間的通訊功能。
硬件實現
本系統采用了基于ARM核的微處理器S3C44B0X作為CPU,外部擴展了516Kbyte的Flash和1Mbyte的SRAM,采用西門子公司的MC35作為GPRS通訊模塊。電源部分采用LM2596、TPS7133、TPS76325芯片,實現了寬電平4.5V至40V輸入,輸出4.2V、3.3V、2.5V,分別對MC35和CPU供電。采用串口電平轉換芯片MAX3221進行電平轉換。同時,采用看門狗芯片TPS3705來提高系統的抗干擾性。
下文介紹了系統的主要硬件功能:
SRAM用作臨時數據交換區,亦用作運行整個程序。
軟件部分實現
本GPRS數據傳輸裝置要達到以下功能:系統以GPRS業務為主要通訊方式,以SMS和USSD為備份通訊方式,數據透明收發,系統具有高可靠性和實時性。
使用MC35模塊實現GPRS業務的數據傳輸,需要在用戶側實現PPP等上層協議,發送數據時,設備從RS232接口處接收到欲發送的用戶數據,經協議處理模塊封裝后發送到無線界面上。接收數據時,從無線界面上接收到數據幀,經協議處理模塊拆封后,提取用戶數據發送給RS232接口。
本文軟件采用了在mC/OS-II實時嵌入式操作系統下編程實現GPRS功能。mC/OS-II下編程,就是將應用劃分成多個任務來具體實現,并給任務分配唯一的優先級。任務間可以通過信號量、郵箱和隊列等機制進行通訊。mC/OS-II的詳細介紹可以參考資料。
根據模塊功能不同,分六個部分介紹軟件的具體實現:
在線檢測的軟件實現流程如圖3所示。
結語
本文所實現的GPRS數據傳輸設備運用于路燈監控系統中,系統運行良好,能夠滿足無線監控需要。與同類產品相比較,本系統具有在線檢測、掉線重撥功能以及GPRS、SMS以及USSD多種通訊方式。本設備在無線監控、信息家電及遠程抄表等領域應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鐘章隊,蔣文怡,李紅君等編著,‘GPRS通用分組無線業務’,人民郵電出版社.
2. Jean J.Leabrosse著,邵貝貝譯,‘mC/OS-II源碼公開的實時嵌入式操作系統’,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