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諾基亞:回歸的不是王者!

        諾基亞:回歸的不是王者!

        作者: 時間:2015-12-31 來源:飛象網 收藏
        編者按:有些人對諾基亞的回歸過于樂觀了,現在可不是以前功能機時代,現在的機子配置幾個月升一番,皮實耐用已經不是主流,當回來情懷遇到現實,你怎么選擇。

          打“王者回歸”的牌,恐怕不能如愿。當年在中國市場與之齊名、最終同樣衰頹的摩托羅拉、波導,近兩年也都打過這張牌,并不見效。摩托羅拉被谷歌(微博)收購,又轉賣給聯想,回歸中國市場,沒有攪出什么大動靜;波導目前在國內主要做ODM,幾乎沒有品牌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5130.htm

          以顛覆性的方式出現?

          按照與微軟的協議,的智能機和高端功能機在2016年可以使用NOKIA品牌。今年11月,諾基亞董事會主席Risotto Siilasmaa在Slush 2015大會上表示,“如果(諾基亞)重返手機市場,必將以一種顛覆性方式出現。”

          我認為,所謂的顛覆性方式,應該是對自身的顛覆,而不是對行業的顛覆。

          對自身的顛覆表現在哪里呢?一是經營模式,或將是諾基亞負責研發設計,品牌、生產、銷售都將授權給合作伙伴,傳言是富士康。二是使用的操作系統,按照媒體曝光出來的消息,新機或將有搭載Android和Windows 10 Mobile兩個版本。前者表明,已不是當年的諾基亞;后者體現,亦不是微軟時代的諾基亞。而對于行業和用戶來說,這兩方面變化,并不會帶來太強烈的感知。

          宏觀來看,國內市場巨變,恐難適應

          諾基亞最輝煌的時刻,在中國市場份額達到33%。那時候諾基亞的優勢在于機海戰術和線下渠道體系。而如今國內市場都在走精品化路線和全渠道體系。變化的既有市場形勢,也有品牌格局。

          從市場形勢來看,中國智能機市場增速放緩,競爭更加激烈。產品同質化的背景之下,差異化是立足的根本,如華為的芯片、小米的生態、vivo的Hi-Fi影音、OPPO的閃充等。隨著用戶消費升級,對產品的選擇更加理性,往往要貨比三家才能做出決策。也許有些用戶還有些諾基亞回憶和情懷,但如果諾產品創新乏力,在理性對比之下,用戶未必會選擇諾基亞。

          從品牌格局來看,國產手機份額已經超過80%。市場調研公司IHS Technology公布今年前三個季度TOP5的份額數據依次如下:



          盡管不同的調研公司在數據上略有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華為、小米、vivo已經成為國產手機市場格局下的重要玩家,也將是諾基亞進入國內市場必須面對的重量級競爭對手。

          微觀來看,競爭對手不少,恐難抗衡

          華為的產品覆蓋各個價位段千元以下到4000元以上;小米以2000元以下尤其是千元市場為主;vivo覆蓋1000-3000元的中端市場。無論諾基亞推出哪個價位的產品,都有國內幾大廠商的對壘。

          驅動之家從英媒及網絡獲得的新品消息是:諾基亞擬明年推出C1,定位中端,采用5寸1080P顯示屏、Intel處理器、2GB內存;機身正面采用極窄邊框設計,配有虛擬按鍵,顏值頗高,機身背面簡潔,背面底部帶有NOKIA的Logo。

          如果是沖著中端市場去的,可以與當前中端市場主力品牌vivo對比一下。vivo今年推出的X5 pro、X6、X6 plus都已經是3G或者4G內存,屏幕5.2-5.7寸,諾基亞明年新機的配置恐怕已經落伍。英特爾處理器在移動端的份額較小,不知效果如何。還有真的拼顏值,諾基亞真的還拼不過以顏值為競爭力之一的vivo。

          諾基亞還剩下的優勢,如何發揮?

          實際上,諾基亞還是有一些優勢的。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品牌、產品、渠道、專利,一一來看,在中國市場會有如何的發揮。

          如果兩年前回歸,面對還沒有多少品牌意識的國產廠商,優勢會很明顯。現在無論是華為、小米還是vivo,都不斷加大自身品牌建設,年度4000萬+的銷量,已經能夠反映出用戶的認可。諾基亞的品牌情懷能起到多大作用?已經回歸的摩托羅拉是一個可以比對的例子。

          產品上剛剛已經對比,難勝vivo。實際上,還有一些變量,如諾基亞核心團隊成員多少已經流失?多少已經去了微軟?剩下的人設計智能機的能力如何?第一次采用原生的Android系統,軟硬件適配效果如何?中國廠商都推出ROM讓Android體驗更好,諾基亞如何滿足這種本土化的需求?

          渠道上,這曾經是諾基亞最值得稱贊之處。而如今,諾基亞中國的團隊都已不再,中國先生趙科林也加盟了華為。如果是授權富士康等合作伙伴銷售,那渠道的差距會更大。線上市場是小米的狙擊;線下市場vivo等有完備的開放渠道體系,華為也在加大布局。

          可能只有專利是別人搶不去的,而且,很多廠商一直在用諾基亞的專利。可是,諾基亞的專利能發揮多大作用呢?



        關鍵詞: 諾基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四川省| 新密市| 左云县| 吐鲁番市| 勐海县| 阿荣旗| 建始县| 泾阳县| 交城县| 常熟市| 梁平县| 安顺市| 尼玛县| 洛隆县| 娄底市| 海南省| 武陟县| 武穴市| 沈阳市| 兰西县| 榆社县| 普兰县| 成武县| 望奎县| 华池县| 东乡县| 廊坊市| 英德市| 苏州市| 遵义市| 兰坪| 广东省| 时尚| 句容市| 襄樊市| 邛崃市| 西畴县| 鲁甸县| 巴楚县|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