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大數據產業在崛起
10月29日消息,國務院于9月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記者通過在貴州、安徽、北京、湖北等地采訪了解到,在新常態背景下,為找到結構調整、動能轉換那把“金鑰匙”,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眾多省份都不約而同瞄準大數據這一信息技術前沿領域,將其視為彎道超車、加速發展的新藍海。大數據作為國家間、企業間的競爭焦點,正在引發深刻技術與商業變革,亦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釋放出令人欣喜的新動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2027.htm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大數據產業都正經歷著迅猛的發展。而一些先行先試地區的發展也更具有引導和借鑒的意義和價值。
大數據藍圖漸次落地
隨著信息技術突破和產業創新加速,以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變革性技術創新正不斷打破傳統體系,推動產業鏈分化重組,催生新興產業體系。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年增長率達40%。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多個省份將大數據作為重點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設立機構、發布規劃、完善政策、超前布局。

“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今年6月17日,正在貴州視察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了貴陽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后,講了這樣一句話。9月份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其中唯一明確提到要開展區域試點、建設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省份就是貴州。2014年初,貴州省就出臺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和若干政策,將其作為重點支持的新興產業加以扶持;把大數據作為政府“一把手”工程,建立省級推進機制;以數據流吸引資金、人才等要素聚集,打造國家級大數據內容中心、服務中心和金融中心。
北京市則依托中關村加快布局大數據產業。2014年2月,中關村發布加快培育大數據產業集群、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完善政策環境,聚集創新資源;搭建平臺培育大數據技術創新聯盟、產業聯盟等組織;加強區域合作,建立“京津冀大數據走廊”。
廣東省專門成立大數據管理局,制定產業規劃,并確定首批應用示范項目。重慶市制定“大數據行動計劃”,提出讓大數據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數據樞紐及產業基地。各地紛紛在行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