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ARM的可穿戴芯片 國內除了龍芯還有哪家?
隨著蘋果、三星、華為等巨頭紛紛布局可穿戴和物聯網領域,越來越多的可穿戴產品映入人民眼簾,不少人的生活方式也隨著可穿戴產品潤物細無聲的滲透而改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1795.htm
國內ARM陣營的IC設計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物聯網芯片和可穿戴芯片,但都是購買ARM的微結構集成SOC的產品,談不上自主知識產權。
北京君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IC設計公司的產品,可以說是目前國內屈指可數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批量商用的可穿戴芯片和物聯網芯片的IC設計公司。

1、北京君正的前世今生
要訴說北京君正的前世今生,就離不開一個人——倪光南院士。
當年,聯想前總工程師倪光南在與柳傳志因“技工貿”、“貿工技”的分歧鬧翻后,被柳傳志排擠出聯想。但倪光南不放棄設計中國國產芯片的理想,帶著一只技術團隊找投資人打算重啟芯片設計。
后來,倪光南找到李德磊,由李德磊出資,國家也配套出一筆錢,開始了方舟1號芯片的研發。2001年方舟1號的成功研制,激勵了國家對“方舟2號”芯片的信心,名目繁多的國家專項資金砸向方舟科技,比如 “863項目”、工信部(當年可能還是叫信產部)的科研項目。
倪光南還通過自己的人脈給方舟公司拉來了第一個客戶——北京裕興科技公司。出于對倪的信任,裕興科技投入上百萬元,棄英特爾投向方舟芯片陣營。可令倪光南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德磊卻拒絕供貨。
隨后,倪光南被李德磊掃地出門.......
再然后,巨額國家補助方舟科技的研發資金不翼而飛,方舟公司瀕臨破產......
雖然方舟死了,但是倪光南通過方舟芯片項目鍛煉了隊伍,培養了一批IC設計人才,這些人接過方舟芯片的遺產,繼續接著做國產CPU的研發設計,于2005年成立北京君正公司。
2、君正的指令集和微結構
君正是mips指令集,自己擴展了MXU多媒體指令集,該指令集被谷歌官方的開發工具直接原生支持。自2006年至今,君正的XBurst微結構更新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基于MIPS II指令集,產品有Z4720、Z4730、Z4740、Z4750。
第二個階段是基于MIPS II指令集并加入了VPU解碼核,產品有Z4755和Z4760。
第三個階段增加支持MIPS32指令集并增加支持FPU,產品有Z4760B和Z4770。
第四個階段重新設計的九級流水線(原來是八級)并增加同步多核支持,產品有Z4780和M20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