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復蘇大夢:傳感器
媒體披露,索尼總裁兼CEO平井一夫周三表示,如果智能手機部門在下一財年無法實現盈利,則公司將為其考慮其他出路。很顯然,索尼有意要剝離自己的智能手機業務了,其實市場也一直傳聞索尼復蘇的重擔或將落在傳感器身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1089.htm智能手機無可奈何花落去
對于索尼智能手機而言,雖然曾經也一度輝煌,即使在索尼沒落的時候,智能手機一度被平井一夫當作索尼復蘇的利器使用,但很遺憾的是,就和“日系手機”整體的沒落一樣,索尼手機也難以力挽狂瀾,無論是蘋果、三星還是中國手機軍團的崛起,都讓“日系手機”廠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索尼手機也不例外。
目前,索尼的虧損狀態有所改善,但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成本削減措施,退出PC等表現低迷的市場,以及成像傳感器和視頻游戲等業務的強勁表現。智能手機給索尼帶來的貢獻已經沒有,反而成了拖累,虧損持續,更主要的是還沒看到復蘇的希望。對此,平井一夫表示:“只要智能手機業務在下一財年能夠實現收支平衡,我們就會繼續堅持。否則,我們不排除考慮其他選項的可能。”
據索尼去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其手機業務(包括Xperia品牌智能手機)僅占日本手機市場17.5%的份額,在北美市場的份額還不到1%。之前,索尼預計本財年手機部門的運營虧損將達到600億日元(約合5億美元)。
為了能夠盡快帶領索尼走出頹勢,索尼將分拆其半導體業務部門,從而進一步推動成像傳感器等設備業務的增長。在索尼的復蘇過程中,設備業務起到了顯著作用。
索尼一度走到垃圾股的邊緣
由于索尼分拆了半導體業務,而且傳感器等設備業務也出現了不錯的增長,此舉被認為是索尼復蘇的重要依仗所在。索尼表示,此舉是公司重組計劃的一部分:即給予各業務部門更大的自主權,從而加快決策速度,讓各部門對各自的盈虧承擔更多責任。索尼傳感器業務部門主要競爭對手包括三星和OmniVision Technologies等廠商。今年第二季度,索尼設備業務部門為公司貢獻了約11%的營收,利潤達到了303億日元(約合2.5億美元),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機廠商需求的增長。
回溯索尼近幾年的業績,在過去的7年內,索尼有6年都宣告虧損。2012年,索尼在紐交所交易的美國存托憑證(又稱ADR,是一種在美國交易的股票,但代表的是一家外國公司特定數量的股權)也從2008年的55美元下跌至10美元以下。它的信用評級也下跌到接近垃圾級。但在此之后,情況開始有所好轉:2012年跌至不足10美元的谷底之后,如今索尼ADR已反彈至27美元左右(當前最新股價)。
在2012年,平井一夫入駐索尼后,開始對索尼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他迅速宣布實施“一個索尼”架構,重點放在通訊和各個碎片化部門的聯合決策上。在電子業務方面,他決定重點發展移動、游戲和圖像產品。在此期間,他相繼裁掉數千名員工,出售VAIO電腦部門,剝離過時的電視業務,并重組了智能手機產品線。雖然智能手機的表現還差強人意,不過傳感器設備部門的悄然崛起給索尼帶來了一絲希望。
而且有跡象也表明索尼正在復蘇,去年索尼的財務狀況出現了可喜的變化,營業收入上漲了6%,電視業務也出現了11年以來的首次盈利。平井一夫曾預言,到2018年,索尼的凈收入會也到40億美元以上,這也將是索尼自1998年以來凈收入最高的一年。今年7月30日,索尼發布2015財年第一季度(2015年4-6月)財報(美國會計標準),顯示最終盈利情況的純利潤為824億日元,是上年同期的3.1倍。圖像傳感器和游戲業務成為拉動收益增長的火車頭。出售奧利巴斯股票也構成利好,創下第一季度純利潤歷史最高紀錄。電子業務的大規模結構改革告一段落,索尼的業績復蘇跡象十分明顯。
傳感器設備難以承受之重?
在傳感器市場,索尼的表現還是非常搶眼的,過去的幾個季度中,用于蘋果iPhone等智能手機中的傳感器都來自于索尼。今年4月,索尼還表示將投資450億日元(約合3.74億美元)來提升傳感器產能。索尼表示,該投資將使公司在明年9月前每月可供應8.7萬片傳感器,而目前每月可供應6萬片。而且,隨著汽車正趨于智能化,索尼還計劃將其傳感器產品普及到汽車相關產品中。
在索尼今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顯示,其圖像傳感器等電子零部件業務的智能手機訂單情況良好,部門盈利增至2.6倍。游戲部門的“PlayStation4”和相機部門的“α系列”對收益增長起到拉動作用。
此外,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索尼在今年3月中旬開始提供利用其圖像傳感器技術的肌膚分析系統“Beauty Explorer”。該系統通過圖像傳感器拍攝肌膚,之后對肌膚狀態進行分析,市場銷售對象包括美容院、護膚沙龍、化妝品商以及普通消費者。這是索尼為延展圖像傳感器技術的市場進行的新嘗試。這已不是索尼第一次將圖像傳感器推向新的業務領域。去年8月,市場也曝出索尼將針對智能自駕汽車領域推出“汽車之眼”。
作為全球最大的高端圖像傳感器供應商,索尼在艱難重組的過程中,也將巨大希望寄托在圖像傳感器業務之上。索尼去年11月曾經預計,在截至2018年3月的財年中,相機和傳感器業務將為其整個設備部門貢獻63%的營收。
傳感器相關文章:傳感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