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中國衛星技術大突破:首裝鈦合金3D打印部件

        中國衛星技術大突破:首裝鈦合金3D打印部件

        作者: 時間:2015-09-30 來源:驅動之家 收藏

          中國首款固體燃料火箭長征十一號9月25日成功發射升空,火箭搭載了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的浦江一號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工程中心研制的上科大二號等4顆微小衛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80874.htm

          這次發射,在驗證中國已經具備快速發射火箭能力的同時,也檢驗了多項衛星制造方面的新技術,比如

          浦江一號衛星裝備了使用技術制作的鈦合金材料天線,這在國內尚屬首次。新技術的應用將生產周期從原本的4個月大幅縮短至3天——1天完成打印成型,2天開展性能檢測檢驗。且各項性能指標絲毫無縮水。

          另外,浦江一號在無線傳輸、衛星平臺等方面也有創新。

          浦江一號創造性地在航天領域引入Wi-Fi無線通信這一概念,通過無線技術互聯,將航天器上的傳感器組成一個“互聯網”。

          此次浦江一號衛星搭載的無線溫度傳感器是我國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在航天器上的首次應用,不僅可以驗證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在軌的性能,還能有效地節能減重,降低防護和維護成本,并對后續航天器應用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浦江一號所使用的平臺也堪稱一絕。它采用標準的結構桿件、接頭、承載板來組成衛星的結構系統,可根據需要任意調節平臺艙和載荷艙的空間。“這就像我們買宜家的家具一樣,可以自行根據房間的大小、用途來進行組裝,可滿足不同載荷的需要,大大提高了衛星結構的適應度。”

          此外,浦江一號還首次采用“熱切割”釋放技術,搭載了微泵流體回路、記憶合金百葉窗、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器、大容量靜態存儲器、新型星敏感器等一系列國產化器件和部組件,對未來空間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具有很好的支撐作用,而且推進了空間關鍵核心元器件、部組件的自主可控。



        關鍵詞: 衛星 3D打印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石景山区| 闸北区| 健康| 合作市| 泸定县| 龙江县| 读书| 奎屯市| 都昌县| 蓝山县| 汉中市| 峨眉山市| 黄骅市| 城步| 陇南市| 金堂县| 宁化县| 义乌市| 郧西县| 姜堰市| 崇文区| 蓝山县| 桐城市| 西盟| 郧西县| 阳泉市| 安乡县| 奉化市| 离岛区| 沅陵县| 古浪县| 盖州市| 浦北县| 玛纳斯县| 灵丘县| 玉山县| 定安县| 略阳县| 博湖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