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你的功率因數測量準確嗎?

        你的功率因數測量準確嗎?

        作者: 時間:2015-09-09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摘要:是衡量電氣設備用電效率的一個重要參數,低說明電路用于交變磁場轉換的無功功率大,從而降低了電氣設備的電能利用效率,增加了線路的供電損耗,所以供電部門對用電單位的有一定的標準要求,或者根據用電單位的功率因數分段征收用電費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921.htm

          功率因數的定義是在交流電路中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位差(φ)的余弦,用符號cos(φ)表示,其在數值上是有功功率(P)與視在功率(S)的比值,即PF = P / S。

          也就是說,在交流系統中,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位差的余弦決定了功率因數,其數值在物理上的意義是有功功率在總功率中所占的比值。根據功率三角形關系,當電壓與電流相位差為零時,有功功率等于視在功率,此時功率因數等于1。

          在工程測量中采用PF = P / S的計算方式,在大部份功率因數測量過程中,功率因數的測量結果都是正確的,但是有的時候在一些場合測量結果卻比實際值偏小,這是為什么呢?下面舉兩個例子,介紹功率因數測量偏小的原因及其解決辦法。

          假設被測電壓和電流為純正弦曲線,如圖1所示。被測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位差為零,兩波形完全重合,根據功率因數的定義,此時功率因數的測量結果等于1。

          圖1相位差為零的純正弦交流電

          但是,當對圖1所示的相位差為0的純正弦交流電中的電壓注入2~18次諧波后,波形如圖2所示。這里僅是對電壓的波形注入了多次諧波,并未改變電壓基波與電流之間的相位角,根據功率因數的定義,其測量結果所得功率因為應當等于1,但實際上,對圖2波形進行功率因數測量時其結果為0.9543,與真實測量結果相比是偏小的,在現實測量過程中,諧波的頻譜含量可能更為豐富,此時測量結果可能遠遠偏離真實值。

          圖2電壓含諧波

          測量結果偏小的原因在于視在功率S和無功功率Q 的計算方式不同。視在功率S=U*I,當被測信號諧波含量豐富時,這些諧波測量值會包含在U或I的測量值內,由此公式計算出來的視在功率S將偏大,因此導致功率因數計算結果偏小,在這種情況下視在功率的計算方式可以選擇S=sqrt(P2 +Q2),此時,無功功率Q的計算也須采用諧波分析方式計算。

          對于不具備諧波分析能力的功率測量儀器來說,當被測信號諧波含量豐富時,其對功率因數的測量無法避免地存在誤差,ZLG致遠電子的PA功率分析儀可由用戶自由選擇計算方式,type1、type2和type3,保證測量結果的精確可靠。

        互感器相關文章:互感器原理




        關鍵詞: 功率因數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福建省| 静海县| 安吉县| 左权县| 翁源县| 外汇| 平和县| 南投市| 汝州市| 盈江县| 都兰县| 临城县| 辽源市| 靖宇县| 丹凤县| 射洪县| 中江县| 夹江县| 蒙城县| 上杭县| 肇州县| 莎车县| 韶山市| 通化市| 文山县| 句容市| 阿坝| 常德市| 文化| 沂源县| 榆中县| 榆树市| 安陆市| 陕西省| 平顶山市| 元朗区| 晋中市| 乌拉特后旗| 报价|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