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強大的實時網絡交換處理器設計案例分享
項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686.htm項目名稱、項目的主要內容及目前的進展情況
項目名稱:實時網絡交換處理器
項目內容:基于Xilinx高端FPGA構建實時網絡交換處理器,實現數據的高速實時采集、交換、存儲以及實時處理,填補國內在實時測控設備方面的空白。
目前的進展情況:系統框架構建階段部分子系統已經實現。
項目關鍵技術及創新點的論述
關鍵技術:實時測控技術一直是航空、航天、核工業、汽車工業領域的重要支撐技術,目前國內在實時測控領域采用的設備一直依賴于國外進口設備,價格昂貴,現有的1000M以太網因網絡的傳輸延遲抖動不確定,不具備實時性,不能應用于該領域。本項目以由高端FPGA構建的網絡交換處理器為中心,集高速數據采集、交換、處理、存儲以及實時顯示為一體,提供完整的實時測控平臺,能夠完全替代國外昂貴的高速采集、實時傳輸、實時存儲設備。
創新點:隨著工業設備的日益復雜,設備的測控系統結構龐大,地理分布越加分散,如何實現數據的高速采集、實時傳輸是測控系統面臨的巨大挑戰。為了實現數據的高速采集,ADI等國外企業推出高性能仿真機,現有高端仿真機能夠實現128路高到65MSPS的高速并行采集;為實現數據的高速傳輸與交換,GE等公司推出廣播內存等實時傳輸設備。國外眾多高速采集、實時傳輸設備存在的缺點主要包括:1)成本高,采用現有國外設備構建一套高速采集、實時傳輸系統,其成本一般在100萬左右;2)接口不統一,現有高速數據采集系統與傳輸系統之間沒有統一的接口標準,采集系統與傳輸系統之間需要通過PC完成數據中轉,極大降低了設備的性能。本項目提出以實時網絡交換處理器為中心,集數據的高速采集、實時傳輸為一體的測控平臺,該平臺以現有FPGA設備為基礎,以同軸電纜或者光纖為通信介質,完成數據的高速采集與實時傳輸。該平臺整體成本低于現有平臺的10%,能夠以邏輯星形結構、邏輯環形結構等多種拓撲方式實現實時通信,系統在靈活性與可靠性方面高于現有設備組成的系統。
技術成熟性和可靠性論述:
1.在數據采集方面,目前ADC的采樣速率能夠達到2GSPS,ADI、TI等公司等推出眾多65MSPS~200MSPS的AD轉換器,在ADC的接口邏輯設計以及PCB布線設計都有豐富的設計手冊;本小組成員在高速ADC接口邏輯設計方面經驗比較豐富,能夠完成數據采集部分的設計、測試。
2.在數據傳輸方面,在具有16位寬度的收發器中,實現1.0Gbps的傳輸速率,假設采用8B10B編碼方式,則FPGA需要具有在125M的工作頻率,現有的FPGA工作頻率遠高于此頻率;系統采用同軸電纜能夠實現10米內的低誤碼率傳輸;采用GBIC與單模光纖,能夠實現20Km以上的傳輸距離;項目小組成員曾參與國內知名企業核心路由器的研究,在高速邏輯設計與布線設計方面經驗豐富。
項目實施方案
1.方案基本功能框圖及描述

圖1 實時網絡交換處理器功能模塊框圖
系統以RealSwitch交換模塊為核心,包括數據采集子系統、數據消費子系統、系統總體控制子系統與數據存儲系統構成。RealSwitch交換模塊由virtexⅡpro構造,最多可支持64個數據采集子系統與64個數據消費子系統,交換模塊基板支持8個設備,擴展接口以堆疊方式擴展基板;數據采集子系統由多個65MSPS~125MSPS數據采集器采集數據,由SpartanII FPGA完成數據壓縮與傳輸協議控制,由TI的1.25Gbps收發器完成數據的并-串轉換,高速串行數據通過GBIC-光纖或者雙絞線傳輸;數據消費系統完成高速數據的串-并轉換以及協議控制,采用Xilinx SpartanII FPGA實現,部分仿真客戶端需要模擬信號,數據消費系統完成相應的數-模轉換;系統總體控制子系統完成交換系統的參數配置、數據源設置、網絡交換方式配置等,系統總體控制子系統以標準Ethnet通信與網絡交換模塊通信;數據存儲系統由4個SATA接口硬盤構成RAID系統,完成數據的可靠高速存儲,由Xilinx FPGA實現。
2.需要的開發平臺
實現本方案所需要的基本功能、功能、接口:
DDR-RAM或者高速SDRAM,Flash存儲;
PowerPC處理器核,標準Ethnet接口,在網絡交換模塊中實現與外部主機的通信,完成系統總體控制;
網絡交換模塊要求FPGA主頻至少125MHz;
數據存儲子系統支持4個SATA接口高速硬盤;
(3) 所需要的目標FPGA開發平臺,簡述為什么需要此平臺
網絡交換模塊宜采用Virtex II Pro開發平臺,原因如下:項目中網絡交換模塊具有邏輯功能要求復雜、系統處理速度要求高等特點,而Virtex-II Pro XC2VP30含有3萬個Logic cells,因此能夠勝任本設計;板上FPGA內含有PowerPC硬核以及Ethnet接口,方便系統總體控制子系統實現。
需要的開發工具包括Xilinx ISE、ModelSim等。
2.方案實施過程中需要開發的模塊
如圖1本方案中需要研制、開發的功能主要模塊如下:
RealSwitch網絡交換子系統;
高速數據采集子系統;
仿真客戶端接口子系統;
系統總體控制子系統;
數據存儲子系統;
系統最終要達到的性能指標
系統吞吐量:1.25G;
系統ADC速率: 65MSPS~125MSPS;
系統傳輸延遲抖動:<1us;
交換接口數:128
需要的其它資源
1.設計輸入輸出功能子板
目前已經完成了高速數據采集系統以及仿真客戶端子系統的設計,能夠實現點對點高速數據的采集與傳輸;
需要近一步完成數據存儲子系統、網絡交換處理器系統以及系統總體控制子系統模塊。
2.測試設備
目前開發小組借助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網絡所的資源優勢,擁有泰科500M數字存儲示波器2臺、邏輯分析儀1臺,以及其他直流穩壓電源、萬用表等設備。
雙絞線傳輸器相關文章:雙絞線傳輸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