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任重道遠 未來之路艱辛漫長
智能攝像頭暢銷,隱私變成隱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9122.htm據了解,在智能家居中,智能攝像頭一直很受消費者青睞,除了可以像普通的攝像頭一樣實現畫面存儲和監控外,智能攝像頭還可以讓用戶實現遠程網絡監控,甚至是可以實現把鏡頭分享給所有用戶監控。其智能性一覽無遺。
2013年,蘋果公司推出的全新一代產品iPhone5s上首次引入了“touch ID”,即指紋識別系統,用戶可通過指紋來進行解鎖以及一些列的操作,在大大提高手機安全性的同時也更好地保護了用戶的隱私,但發布不久便有許多科技公司聲稱已經成功破解了這一項技術,科技的不斷創新突破帶來了用戶體驗的不斷提升,科技在帶來多少作用力的同時,也會帶來相對應的反作用力,我們是否想過:一旦有一天科技破解了指紋這個我們身上獨一無二的標識,那是否就意味著我們的終生被破解了呢?
同樣,智能攝像頭也存在著安全隱患的問題。首先,實現遠程監控或者視頻存儲到智能家居公司的服務器內,這種方式雖然給用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是面對網絡黑客的猖獗,甚至公司“內鬼”的監守自盜,用戶有必要懷疑這種遠程監控,或者是云端存儲的方式是否會泄露到自己的隱私——畢竟,在家的時候誰都不會穿正裝的。
其次,部分廠家推出了用戶可將自己的視頻監控畫面分享到平臺大家一起觀賞點評的功能。這個功能的隱患更直觀一些。第一,如果用戶不小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分享了自己攝像頭,那等于用戶在對每天的生活進行“現場直播”。第二,如果用戶分享出去的畫面,在較為隱私的視角沒來得及時取消分享,也很容易將隱私變為隱患。
功能一應俱全,中看卻不中用
目前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在相對應的系統平臺上,用戶都可以輕松找到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個APP,但是這些令人眼花繚亂,層出不窮的應用程序,有多少是“為我所用”的呢?恐怕那滿滿幾頁屏幕的APP,你常用的也不過那么十來個,更多的只是華而不實。
目前只能家居市場便如同蘋果的“APP Store”,涌現出了大批新產品,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燈泡,環境監測,體重秤等等。現代人越來越講究健康,因此和健康關系緊密的這些家居產品尤為受到關注,但在實際體驗中這些產品表現得卻差強人意,不但因為造型奇特而造成價格虛高,使用率上也并不是特別高。對于普通用戶而言,一個能改變顏色的燈泡,一個監測室內空氣,溫度,濕度的感應裝置,甚至是一個可以關聯手機的體重秤,在用途上真的是非常有限。而且因其比同類普通產品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性價比也很低。
總結:智能家居未來道阻且長
就目前智能家居整體的市場情況來看,智能家居的出現和發展,的確是給很多人提供了方便和安全,包括家庭安防類,煤氣火災報警類,家庭監控類等等,此類智能家居的傳統產品可以理解為智能家居行業的剛性需求。而真正用來改善生活質量的彈性需求,就目前來看一般都是實用性偏低,價格又虛高,很難滿足用戶對真正意義上智能生活的需求。從整個市場前景來說,智能家居必定會成為未來的一大熱點,但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包括用戶意識和廠商產品方面還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