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運營商進軍云計算市場戰略解析:三大優勢+兩板斧

        運營商進軍云計算市場戰略解析:三大優勢+兩板斧

        作者: 時間:2015-08-13 來源:通信信息報 收藏
        編者按:在國內云服務市場,互聯網巨頭嗅覺靈敏,在云計算應用初期就開始市場布局,運營商也緊跟其后,利用自身在基礎和數據中心優勢,還有智能終端巨頭也在開始部署企業云服務,云服務市場上的硝煙四起。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和4G的迅速發展,數據流量需求呈現巨大的增長。而基于移動應用進行的社交、娛樂、電子商務等活動又催生了企業對大數據、、網絡資源服務等更多新的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8684.htm

          在國內云服務市場,競爭的企業也不斷增多,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都在應用初期即在市場布局,三大也緊跟其后,利用自身在基礎網絡資源和數據中心方面的優勢進入云服務市場。此外,小米、華為等智能終端巨頭也都在云服務領域有所部署,并且華為最近剛剛宣布將在城市云、金融云、媒資云、園區云、軟件開發云等五個板塊進入企業云服務市場,這無疑又增加了云服務市場上的硝煙。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云服務市場中,電信如何擺脫只提供傳輸管道這種價值較低的產業環節,如何克服缺乏IT技術的劣勢,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在云服務的眾多企業中突圍是我們主要關注的話題。

          三大優勢助力開拓云服務市場

          運營商在云服務領域本身就具備了幾大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些優勢如能有效發揮,將對運營商在云服務領域擴大疆土,增加利潤形成有效的保障。

          第一,運營商擁有著中國最多的網絡基礎設施資源,據相關統計,僅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兩家運營商就擁有著中國國內60%的網絡基礎設施。運營商可以通過他們自己的網絡提供云服務,這使得他們比通過公共互聯網提供服務的供應商具有非常明顯的服務水平協議優勢。

          第二,運營商在國內數據中心建設方面也是優勢明顯。三大運營商在國內數據中心方面的建設規模明顯領先于互聯網公司,尤其在4G網絡的高速發展之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都在進一步加大數據中心的建設進程,中國移動預計2016年數據中心全網機柜將突破10萬架。而中國聯通未來在全國十大數據中心總機架數將超過20萬架,總帶寬超過20T。中國電信近日在內蒙古啟動“互聯網+”行動,建設的內蒙古云計算信息園目標是達到10萬機架容量,超過120萬臺云計算服務器的承載能力。大量的數據中心對于運營商未來的云服務戰略提供了巨大的市場資源,也是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在云服務市場競爭中的一大優勢。

          第三,電信運營商在個人用戶端方面擁有巨大的資源優勢。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得在移動端的云服務需求變得十分迫切,而三大運營商幾乎掌握了90%以上的移動端用戶資源,利用好這些資源,對于電信運營商在個人云服務領域開展業務,開拓個人云服務市場具有先天優勢。

         運營商在云服務領域的技術與人才積累不足

          電信運營商在云服務市場雖然具有不少資源方面的核心優勢,但是與市場中的主要競爭對手——互聯網巨頭公司相比也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運營商只有做到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優勢,才能在云服務市場中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相比,存在運營風格偏于穩健和保守的問題,因此在云計算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相比互聯網公司進入市場速度明顯偏慢,也錯失了一些市場先機。在云服務各個垂直細分領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運營商由于系統龐大,內部審批流程復雜等問題導致在一些產品布局上往往落后互聯網公司,導致了運營商在快速發展的云服務市場中,在一些領域淪為“管道商”,自身的優勢資源為互聯網公司做了嫁衣,自己的投入與獲利難成正比。

          此外,電信運營商在云服務領域的技術和人才積累也明顯不夠。目前,公共云服務用戶大多是中小企業,他們希望的云服務是從底層基礎資源到高層應用系統的一攬子解決方案,而不只是租用幾臺虛擬機。傳統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相比這方面的技術和研發相對落后,還難以做好對企業高層應用系統的支持,因此,技術和人才的積累以及在組織機構上的調整也是運營商未來在云服務市場中需要重點解決的一個問題。

          運營商突圍云服務市場須握兩板斧

          電信運營商如何在云服務市場中突破重圍?筆者認為有兩大方向可供參考。

          首先,三大運營商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在移動端擁有大量用戶資源的優勢,做大做強個人云服務品牌,深耕個人云服務市場。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云服務品牌,如:中國電信的“天翼云”、中國移動的“移動云”以及中國聯通的“沃云”,在個人云服務方面未來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而互聯網公司目前也在加快搶占這一市場,而運營商可以利用現有的大量用戶資源開發滿足用戶需求的個人云服務產品,從而在云服務市場中實現突圍。

          其次,運營商可以利用自身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大力發展云計算領域的IaaS服務。運營商的核心優勢是網絡,因此在IaaS服務所必需的IP資源、服務器互聯網接入等網絡環節能夠提供有競爭力的資費,并且通過強化VPN技術、安全接入技術等可以實現網絡安全的保障,通過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業務資費方面的優勢在IaaS服務領域實現業務的突圍。



        關鍵詞: 運營商 云計算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内黄县| 忻州市| 通榆县| 云霄县| 秭归县| 杭锦旗| 和林格尔县| 宁河县| 襄汾县| 贡山| 桓仁| 始兴县| 绥棱县| 巴南区| 昌平区| 桂阳县| 盐池县| 连平县| 黑山县| 连州市| 离岛区| 达拉特旗| 察雅县| 新宾| 鄂托克前旗| 公安县| 蓬安县| 阆中市| 白银市| 元江| 安新县| 乌兰浩特市| 亳州市| 嘉定区| 九龙城区| 伽师县| 保康县| 都昌县| 南和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