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布局下一代美國制造
支柱二:確保人才輸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8616.htm人才歷來是保障一國具有創新能力的關鍵要素。美國的國情也存在優秀人才不愿意進入制造業的弊端。PCAST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解決美國制造業的人才輸送,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人才戰略跟德國的二元制方式不同,筆者認為,美國更偏重人才的創新,而德國更加保障高素質人才的供應。
為了實現美國優秀人才保障計劃,PCAST提出了6個方面的具體方法:
方法1改變公眾對制造業的錯誤觀念具體是公眾對制造業職業的興趣是國家制造業戰略的需要,建議舉辦活動提高公眾對制造業職業的興趣。
方法2利用退伍軍人人才庫具體是退伍軍人擁有大量可填補美國制造業人才空缺所需的技能。
方法3投資社區大學水平的教育具體是社區大學水平的教育是緩解制造業人才需求的最佳切入點。
方法4發展伙伴關系提供技能認證具體是先進制造業中通用和模塊化的認證過程是幫助各個部門協同解決人才輸送問題的關鍵。
方法5加強先進制造業的大學項目具體是建議大學更關注先進制造業,增加相關的教育模塊和課程。
方法6推出關鍵制造業獎學金和實習計劃具體是支持國家推出制造業方面的獎學金和實習機會,目的不僅是提供更多的資源,更重要的是表明國家對制造業職業的認可。
支柱三:完善商業環境
按照哈佛商業歷史學家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劃分,英國是個人資本主義,德國和美國都是管理資本主義,但德國是合作的管理資本主義,美國是競爭的管理資本主義。美國一直以本國的市場化的商業環境而驕傲,對于保障未來的美國制造,美國自然少不了強調商業環境改善的必要性。
為了完善有利于美國制造的商業環境,PCAST提出了4個方面的具體方法:
方法1頒布稅收改革具體是提出一系列的稅收改革,幫助國內制造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方法2合理化監管政策具體是建議建立有關先進制造業更好的政策框架。
方法3完善貿易政策具體是建議采取特殊措施完善貿易政策。
方法4更新能源政策具體是針對制造業中重要的能源問題提出政策建議。
***
從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在《加速美國先進制造業》報告中提出的革命性技術來看,美國沒有把創新重心放到一些系統集成技術上,反而是把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共性技術——智能化技術放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先進傳感、控制和平臺系統(ASCPM),還是可視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制造(VIDM),其核心是研究基于大數據(機器智慧)的智能如何更高效、精準地驅動物理世界的制造,而先進材料制造(AMM)很可能將顛覆德國、日本等制造強國在裝備品、消費品領域既有的強大制造能力。這些將是美國下一代制造技術力圖突破的核心。憑借這一系列革命性技術可以幫助美國繼續掌控全球制造的命脈。
對于關注美國國家制造業戰略的讀者,應該重點了解PCAST提出的系列AMP報告內容(工業4.0研究院官方網站即將公布中文譯文),其中,關于如何基于新型智能化技術,利用創新打造下一代的先進制造,是中國制造業和信息通信業應該深入思考和借鑒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