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從0到1的跨越 關鍵載體在智能穿戴設備
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缺失終端的應用載體,也就是智能穿戴設備這一物聯網的終端載體。近兩年,借助于智能穿戴產業的出現,并在商業化取得了一些實質性探索,就促進了大眾的關注度開始真正從當前的互聯網或者是移動互聯網向物聯網轉移。隨著智能穿戴產業的不斷完善、修正,當萬物都被穿戴上智能穿戴設備之后,人類將進入一個全新的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可以說,智能穿戴產業的發展直接決定著物聯網的命運與前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7765.htm智能穿戴陷入迷途的五大關鍵因素
正如PC承載著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承載著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樣,智能穿戴設備承載著更偉大的物聯網時代。但從當前的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由于各種因素導致了智能穿戴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陷入了“迷途”,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產業鏈的限制因素。由于智能穿戴產業技術的相關產業鏈技術不支持,只能在當前的PC、智能手機中尋找,至今產業鏈技術未搭建完成,其中包括芯片、傳感器、交互、云平臺、通訊等;
二是產業技術人才的缺失。當前除了類似于FitBit、蘋果、微軟、谷歌之類的企業,借助于在智能穿戴產業上的探索培育專門的技術人才之外,其余很大一部分智能穿戴企業的技術人員來自于智能手機產業或PC產業。這部分產業技術人員由于受經驗思維的影響,就帶領著智能穿戴設備朝著迷你手機、PC的道路上去奔跑;
三是產業理念模糊。盡管智能穿戴產業由谷歌憑借著谷歌眼鏡產品引爆,但不論是谷歌還是蘋果,在發布智能穿戴產品的時候,并沒有清晰的傳遞出智能穿戴產業的理念,以及產業技術路徑方向,導致一些從業者們只能憑借著自身的智慧,照樣畫葫蘆;
四是產業概念不清晰。當前不論是業內或是業外,對于智能穿戴產業的理解與探討,通常都局限在人體可穿戴設備層面。其實可穿戴設備只是智能穿戴產業中圍繞人體“智能”化的部分,在物聯網的體系中除人體之外,還有諸如環境、工業、植物、動物、家居、汽車等“物”方面的智能穿戴產業。
五是缺乏意見領袖。盡管當前對于智能穿戴產業的探討可謂是新聞天天有,但大部分的從業者們都只是站在自身的產品,或者自身對于某項產品的角度出發來探討智能穿戴產業,這顯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智能穿戴產業領域,目前最缺的一方面是具有產業系統思維的意見領袖,另外一方面是能夠對智能穿戴產業及產業鏈搭建方向提供正確、能有效引導產業方向的意見領袖。
不過隨著物聯網大潮的來襲,以及媒體、資本、人才的不斷涌入,智能穿戴產業將很快取得突破。只要我們正確地理解到智能穿戴產業是物聯網時代關鍵載體的這一價值,承擔著萬物數據化的工作,也就是對“萬物”進行數據化采集、監測、呈現、交互、控制。它本身并不需要承擔著運算工作,數據處理則借助于無線通訊技術,轉向由后端的云服務平臺承擔并處理。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對于當前的物聯網或是智能穿戴產業的從業者們來說,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理順產業的發展路徑與產業的搭建思路,真正開啟物聯網時代的大門。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