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中壓配電網規劃評估分析系統設計

        中壓配電網規劃評估分析系統設計

        作者:杜振東 孫飛飛 王蕾 時間:2015-08-0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目前配電網評估分析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效率低下,容易出錯。本文針對配電網規劃評估過程現有的問題設計了地區中壓配電網規劃評估分析系統。評估分析系統采用層級結構,從網絡結構水平、負荷供應能力、裝備技術水平3個方面將配電網評估過程分解為基本統計指標層、網架分析指標層和現狀網評估結果3個層級,能有效地評估分析出配電網的現狀特征。實現基礎統計數據在數值與拓撲等方面的相關校驗,改進了配電網接線模式識別算法和專供能力計算算法。最后,通過實驗結果表明,評估分析系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主干接線判斷:以饋線出口為起始點,搜索聯絡開關或平均線徑最粗的供電支路作為該條饋線的主干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7714.htm

          (2)網架類型判斷:分別統計線路主干中架空線與電纜線的段數,段數較多的線路類型作為網架類型;若二者段數相同,則歸入非典型接線。

          (3)電源個數計算:統計與主干線相連的聯絡開關個數,再加上本回線路自身電源,求得該回線路所連接的電源個數。

          (4)單輻射接線判別:若電源個數為1,則該回饋線被判定為單輻射接線。

          (5)N分段n聯絡接線判別:統計該回主干線上所連接的聯絡開關個數N與分段開關個數n,若N≤6且n≤3則該回線路的接線模式為N分段n聯絡;若不滿足上述條件則為非典型接線。

          (6)有效的分段開關:在統計主干線上分段開關個數時,只統計開關兩側的網架分段都接有負荷的開關。分段開關統計個數n為有效分段開關個數加變電站母線出口分段開關。

        2.2.2 線路轉供能力計算算法

          設如圖4所示線路為待轉供線路,其當前的負荷電流為Idd,所有聯絡電源如圖4用橢圓形圓圈所圈示,各聯絡電源都有部分剩余容量可用于轉供,剩余容量Irex為:

        (1)

          試(1)中,Qr為剩余容量,Imax為最大安全電流,ρ為負載率。

          取剩余容量最大的兩回線路的剩余容量求和,得到可轉供電流Isum2max,若Idd小于Isum2max,則該線路為可轉供線路,具體的計算流程如圖5所示。

          (1)主干接線判斷:以饋線出口為起始點,搜索聯絡開關或平均線徑最粗的供電支路作為該條饋線的主干線。

          (2)待轉供線路判斷:對于某一主干線,若主干線的末尾有聯絡開關與之相連,則該主干線路為待轉供線路,否則是無法轉供線路。

          (3)待轉供線路接線模式識別:根據接線模式識別算法的結果,可以得到待轉供線路所屬的接線模式。

          (4)待轉供線路負荷電流計算:從1節點搜索,碰到的第一個線路為參考線路,待轉供線路負荷電流Idd為:

        (2)

          式(2)中,Imax為正常運行方式最大電流(參考線路),ρ為負載率(參考線路)。

          (5)對側電源隊列:若線路非N供一備接線模式,則計算對側電源剩余負荷電流隊列。

          (6)求電流和:計算對側電源隊列中最大的兩個電流之和Isum2max

          (7)比較IddIsum2max的大小,若Isum2max>Idd,則可以轉供,否則,不可以轉供。

          (8)備用接線電源:若線路是N供一備接線模式,則搜索出備用接線電源。

          (9)備用負荷電流計算:對第8)步中搜索到的備用電源進行剩余負荷電流按照公式(1)進行計算。

          (10)比較IddIres的大小,若Ires>Idd,則可以轉供,否則,不可以轉供。

        3 算例分析

          本章節將應用“地區系統”對浙江省某地區的進行評價分析,基于軟件對現狀網的分析評價結果以及近年來新建項目的報告,分別計算得到現狀年和2013年配電網網絡結構水平、負荷供應能力和裝備技術水平三個方面的各項評價指標,并對現狀年和年的配電網性能進行對比分析。

        3.1 評估結果分析

          針對某地區,規劃系統可以基于錄入的數據完成網絡結構水平分析,負荷供應能力分析,裝備技術水平分析,并分別形成相應的統計評估結果報表。由于收集到的地區范圍數據受限,現分別對該地區2011年和2013年同樣范圍的數據進行,得到評估分析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經過2012年及2013年的配電網規劃項目,使浙江省的評估指標得到不同程度的優化,電網性能得以提升。其中,多項評估指標均較現狀年有明顯的改善。同時,證明本文提出的地區中壓配電網規劃評估分析系統是有效的。

        4 結論

          本文設計地區中壓配電網規劃統計與評估分析系統,首先制定了良好的軟件定位,即專門為配電網規劃統計評估分析而服務。并且詳細調研配電網規劃需求,制定了完善而有效的數據校驗與糾錯規則,實現基礎統計數據在數值與拓撲等方面的相關校驗,為軟件功能實現與擴展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設計并完成了現狀網統計三大類指標的統計與評估算法,并且在配電網接線模式識別算法和線路轉供能力算法方面有了較大的創新。

        參考文獻:

          [1]辛耀中, 陶洪鑄, 李毅松, 等. 電力系統數據模型描述語言 E[J].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06, 30(10): 48-51

          [2]黃偉, 張建華. 配電網絡供電能力評估系統及方案設計[J]. 現代電力, 2001, 18(4): 64-68

          [3]余貽鑫, 王成山. 城網規劃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J].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00, 24(15): 59-62

          [4]王成山, 王賽一, 謝瑩華, 等. 城市電網規劃工作的復雜性及新技術應用[J]. 浙江電力, 2004, 23(1): 1-5

          [5]Zhongxi W, Xiaoxin Z. 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 (PSASP)-an integrated power system analysis tool[C]//Power System Technology, 1998. Proceedings. POWERCON'98. 199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1998, 1: 7-11

          [6]Fronius R, Gratton M. Rural electrication planning software (LAPER)[C]//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2001. Part 1: Contributions. CIRED.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IEE Conf. Publ No. 482). IET, 2001, 5: 8 pp. vol. 5

          [7]周湶. 基于 GIS 的配電網規劃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及其算法研究[D]. 重慶: 重慶大學, 2004

          [8]杜成剛. 基于 GIS 技術的城市配電網規劃輔助決策系統[D]. 上海: 同濟大學, 2006

          [9]李偉偉. 基于 GIS 城市配網規劃的輔助決策系統研究 [D]. 長沙: 湖南大學, 2007

          [10]孟旸, 顧潔, 程浩忠, 等. 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配電網規劃軟件包的開發[J]. 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2, 22(5): 4-6

          [11]龔博, 馮林橋, 卓佳, 等. 基于 MapX 組件技術的城市電網規劃系統[J]. 湖南電力, 2008 (1): 1-4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怀集县| 德保县| 宣武区| 黄平县| 和顺县| 辰溪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晃| 保康县| 曲松县| 朔州市| 张家口市| 奉新县| 通州市| 宜昌市| 来安县| 濮阳市| 屏南县| 洞口县| 贵溪市| 德州市| 马鞍山市| 盘山县| 安塞县| 丹棱县| 额尔古纳市| 仁寿县| 建昌县| 天柱县| 乌拉特中旗| 太白县| 茌平县| 尼玛县| 高邑县| 梅州市| 得荣县| 广河县| 康乐县| 扎鲁特旗|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