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客戶拉貨疲弱 供應鏈接單不如預期
蘋果力拱Apple Watch,然就目前銷售成績看來似乎事與愿違。李建梁攝盡管全球品牌大廠紛搶進穿戴式裝置市場,然供應鏈業者表示,多數品牌廠旗下穿戴式裝置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產品,不僅訂單少量多樣,實際拉貨力道更是疲弱,讓原本對于穿戴式裝置商機寄予厚望的供應鏈業者接單不如預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7046.htm目前投入穿戴式裝置戰局的品牌業者眾多,包括蘋果、三星電子、Sony、樂金電子、華碩、華為、宏達電、小米、Fitbit、Jawbone、Garmin、TomTom、愛普生、愛迪達、Alcatel、長天、環天世通、鉅景、信利等,絕大多數業者推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環來探測市場水溫,盡管競爭愈益激烈,然現階段穿戴式裝置市場狀況仍不明朗。
供應鏈業者指出,由于工藝設計不易突破,既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產品外觀同質性高,功能欠缺新意,加上開發穿戴式裝置新品需要投入的資源及專責團隊,不會少于開發智能型手機新品,然相較于手機訂單量,目前多數穿戴式裝置品牌客戶訂單量不大,供應鏈業者承接訂單未必劃算。
事實上,蘋果第一代智能手表Apple Watch銷售策略多元,獲得全球市場矚目,然2015年上半Apple Watch卻未如預期締造亮麗銷售表現,甚至近期在美國市場傳出買氣直線下滑情況,盡管蘋果于6月下旬啟動第二波地區銷售,能否有效帶動市場買氣,穿戴式裝置相關業者紛高度關注。
供應鏈業者指出,穿戴式裝置電池續航力不足問題已浮現,品牌廠持續關注可提升電池續航力方式,包括無線充電、磁感應充電、軟性薄膜電池、太陽能充電等解決方案,電子紙業者元太因旗下電子紙顯示器具備續航力較高優勢,獲得Pebble、聯想、Sony等品牌廠青睞,在穿戴式裝置市場殺出一條血路,至于其他供應鏈業者多仍在摸索商機。
目前穿戴式裝置市場尚處于萌芽期,應用范圍包括智能手表、運動手表、智能手環、心跳監測腕帶、血氧監測腕表、智能衣服、智能眼鏡、健康指導用智能手表、NFC感應戒指、老人照護系統等,不少業者仍對于新產品未來市場商機懷抱高度憧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