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FCS、DCS三大控制系統區別
三、設計、投資及使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6867.htm上述的比較偏重于純技術性的比較,以下比較擬加入經濟因素。
比較的前提是DCS系統與典型的,理想的FCS系統進行比較。為什么要做如此的假設?作為DCS系統發展到今天,開發初期提出的技術要求已滿足并得到了完善,目前的狀況是進一步提高,因此也就不存在典型、理想的說法。而作為FCS系統,20世紀90年代剛進入實用化,作為開發初期的技術要求:兼容開放、雙向數字通信、數字智能現場裝置、高速總線等,目前還不理想,有待完善。這種狀態與現場總線國際標準的制定不能說沒有關系。過去的十多年,各總線組織都忙于制定標準,開發產品,占領更多的市場,目的就是要擠身國際標準,合法的占領更多的市場,現在有關國際標準的爭戰已告一段落,各大公司組織都已意識到,要真正占領市場,就得完善系統及相關產品。我們可以做這樣的預測,不久的將來,完善的現場總線系統及相關產品必將成為世界現場總線技術的主流。
具體比較:
(1)DCS系統是個大系統,其控制器功能強而且在系統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數據公路更是系統的關鍵,所以,必須整體投資一步到位,事后的擴容難度較大。而FCS功能下放較徹底,信息處理現場化,數字智能現場裝置的廣泛采用,使得控制器功能與重要性相對減弱。因此,FCS系統投資起點低,可以邊用、邊擴、邊投運。
(2)DCS系統是封閉式系統,各公司產品基本不兼容。而FCS系統是開放式系統,用戶可以選擇不同廠商、不同品牌的各種設備連入現場總線,達到最佳的系統集成。
(3)DCS系統的信息全都是二進制或模擬信號形成的,必須有D/A與A/D轉換。而FCS系統是全數字化,就免去了D/A與A/D變換,高集成化高性能,使精度可以從±0.5%提高到±0.1%.
(4)FCS系統可以將PID閉環控制功能裝入變送器或執行器中,縮短了控制周期,目前可以從DCS的每秒2——5次,提高到FCS的每秒10——20次,從而改善調節性能。
(5)DCS系統可以控制和監視工藝全過程,對自身進行診斷、維護和組態。但是,由于自身的致病弱點,其I/O信號采用傳統的模擬量信號,因此,它無法在DCS工程師站上對現場儀表(含變送器,執行器等)進行遠方診斷、維護和組態。FCS系統采用全數字化技術,數字智能現場裝置發送多變量信息,而不僅僅是單變量信息,并且還具備檢測信息差錯的功能。FCS系統采用雙向數字通信現場總線信號制。因此,它可以對現場裝置(含變送器,執行機構等)進行診斷、維護和組態。FCS系統的這點優越性是DCS系統無法比擬的。
(6)FCS系統由于信息處理現場化,與DCS系統相比,可以省去相當數量的隔離器、端子柜、I/O終端、I/O卡件、I/O文件及I/O柜。同時也節省了I/O裝置及裝置室的空間與占地面積,有專家認為可以省去60%.
(7)與(6)同樣理由,FCS系統可以減少大量電纜與敷設電纜用的橋架等,同時也省去了設計、安裝和維護費用,有專家認為可以省去66%.
對于(6)、(7)兩點應補充說明的是,采用FCS系統,節省投資的效果是不用懷疑的,但是否如有的專家所說達66%.這些數字在多篇文章中出現,編者認為這是相互轉摘的結果,目前還未找到這些數字的原始出處。因此,讀者在引用數字時要謹慎。
(8)FCS相對DCS組態簡單,由于結構、性能標準化,便于安裝、運行、維護。
(9)用于過程控制的FCS設計開發要點。這一點并不作為DCS比較,只是說明用于過程控制或者說用于模擬連續過程類的FCS在設計開發中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①要求總線本安防爆功能,而且是頭等重要的。
②基本監控如流量、料位、溫度、壓力等變化是緩慢的,而且還有滯后效應,因此,節點監控并不需要快電子學的響應時間,但要求有復雜的模擬量處理能力。這一物理特征決定了系統基本上多采用主——從之間的集中輪詢制,這在技術上是合理的,在經濟上是有利的。
③流量、料位、溫度、壓力等參數的測量,其物理原理是古典的,但傳感器,變送器及控制器應向數字智能化發展。
④作為針對連續過程類及其儀器儀表而開發的FCS系統,應側重于低速總線H1的設計完善。
雙絞線傳輸器相關文章:雙絞線傳輸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