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可穿戴市場大增,這就成“剛需”了?

        可穿戴市場大增,這就成“剛需”了?

        作者: 時間:2015-06-24 來源:eefocus 收藏
        編者按:完全不是剛需,現在還是試水階段。

          自谷歌發布首款智能眼鏡開始,便成為IT界關注的一大焦點,此后,市場熱情更隨著蘋果手表的發布而升溫。據市場調查公司IDC最新公布的市場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圍內的出貨量突破1140萬臺,幾乎是2014年同期(380萬)的三倍。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加之便攜性要求出現、傳感器及電池改善,的便攜以及云端互聯等性能優勢將越來越明顯。因此,可穿戴設備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個熱點,這毋庸置疑。然而,在此之前,可穿戴設備還需解決如何成為消費者剛需產品這一問題,否則,出貨量的增長恐怕只能成為廠商的“一廂情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6191.htm

          可穿戴市場迎來快速增長期

          IDC近期公布了“全球市場季度可穿戴設備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Fitbit、小米和Garmin是全球前三大可穿戴設備廠商。不過,蘋果今年4月開始銷售Apple Watch。因此當第二季度數據發布時,蘋果將躋身這一排行的前列。

          具體而言,Fitbit的設備出貨量為390萬個,市場份額為34%,IDC認為,同時專注于休閑和高端市場是Fitbit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而Fitbit的市場份額比排名第二的小米高10%。小米排名第二主要是依靠小米手環在中國國內市場的銷售。IDC認為,小米將很快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從而成為Fitbit的有力競爭對手。

          與Fitbit類似,Garmin也提供了多樣化的可穿戴設備產品。不過,Garmin的市場份額僅略高于6%。三星則排名第四。對此IDC分析師指出,三星的表現不佳主要是由于,其Gear設備只能連接某些高端的三星智能手機。

          可穿戴行業發展受限于手機

          雖然從數據上還是從產品數量上看,可穿戴市場的發展風頭正勁,但仍然存在著內冷外熱的尷尬,尤其是如今能夠實現真正盈利的企業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可穿戴設備還是難以逃出“手機附屬品”的定位,尤其是在蘋果手表發布之后,就連IT界的引領者也難以對此作出大的改變,而這也將決定可穿戴行業未來的走向。

          不可否認的是,過度依賴智能手機無疑是在迎合手機廠商的生態系統,把自身定義為生態系統里的一部分,這顯然不符合可穿戴廠商開放接口的初衷。而不依賴手機做一款獨立產品,廠商既要保證用戶體驗又要激起用戶的購買欲望,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可穿戴設備的續航能力成為廠商亟待攻破的問題之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可穿戴設備花樣百出,各式各樣的產品層出不窮凸顯出廠商對于可穿戴產品的創新力豐富,但續航瓶頸阻礙著這些產品的普及,最后只能讓這些產品淪為花瓶的尷尬。

          此外,可穿戴設備未來發展的方向仍然處于探索當中,發展前景仍不明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智能手機雖沒有步入傳統PC那邊增長放緩甚至倒退的境地,但是再獲得大幅增長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因此,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智能手機逐漸步入穩定期,照此情況下去,可穿戴設備將很難扛起移動終端發展的重任。

          滿足消費者剛需贏未來

          就目前來看,國內面市的可穿戴設備,大致分為腕表、手環和眼鏡等,大都功能簡單,多集中于定位、通訊提醒、ID認證、健康管理和睡眠監測等。然而,可穿戴設備真正的窘境在于功能與繁瑣的不對稱。越來越少的用戶會為了查看卡路里、行走步數和晚間的睡眠質量等信息去佩戴手環,越來越少的用戶必須通過手環來喚醒熟睡的自己,越來越少的用戶為了瞬間解鎖手機而選擇佩戴手環。

          預測分析平臺First Insight曾對350名消費者進行了調查,First Insight 把設備除去商標后給參與測試的消費者使用,共測試15款可穿戴設備。結果顯示,僅Nabu Razer 智能腕帶得到9分的好成績,意味著產品很可能大賣。測試的可穿戴設備67%都在5及5分以下,意味著產品需要改善或很可能失敗。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表示,總體來看,可穿戴設備產品還處于初級階段,使用起來需要較高的操作水平。如何提高用戶的舒適體驗,尤其是讓中老年人像操作電視機那樣,只需按一兩個鈕就可以解決問題,這方面需要大力提升。另外,像目前比較普及的手環,如何將數據傳輸到云端,傳輸到互聯網,技術上還不是很成熟,有點接近信息孤島的狀態。

          總之,可穿戴設備要真正滲透于大眾消費市場,還要具備邁過產品實用性、產業鏈成熟度和商業模式完善程度等門檻。而目前,整體的用戶體驗并不出眾,或許未來可穿戴設備的突破點在垂直細分領域,能否解決細分用戶的需求將是關鍵。



        關鍵詞: 可穿戴設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山县| 蚌埠市| 遵义市| 阿鲁科尔沁旗| 铜川市| 安丘市| 博乐市| 广饶县| 石屏县| 长岭县| 铜山县| 辽源市| 普宁市| 安塞县| 阿拉尔市| 东源县| 昂仁县| 年辖:市辖区| 三都| 库车县| 盈江县| 岳阳县| 东丰县| 红桥区| 合作市| 合山市| 崇义县| 准格尔旗| 视频| 涟源市| 交口县| 合山市| 维西| 龙南县| 东莞市| 香格里拉县| 额济纳旗| 应城市| 喜德县| 姚安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