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業:回流本土,追隨德國工業4.0
從中國撤資無損中日高端制造業合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923.htm日本制造業的消退是隨著近年來日本工廠在中國境內撤出,索尼、東芝、松下等停掉部分業務線,日本大廠財報接連不景氣引起世人關注的。其中,日本企業從中國撤資尤其被中國關注。
例如,日本制造企業松下將把立式洗衣機和微波爐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日本國內,夏普計劃在日本本土生產更多機型的液晶電視和冰箱,TDK也將把部分電子零部件的生產從中國轉移至日本秋田等地。
據日本媒體近期報道,在日元貶值刺激下,在海外擁有工廠的日本企業,約13.3%把工廠遷回本土。知名作家朱世巍告訴記者,4月份日本機械訂單(不含船舶和電力)增加3.8%,數額近80億美元,顯然也與海外工廠回歸有關。
周群認為,日本制造業在中國總體呈撤出趨勢,但是并不是都回到日本本土,而是有一部分轉移到日本認為合適的地區和國家。同時,日本制造業的總體業務量正在縮減。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告訴記者,在消費電子領域,日本工廠在中國的投資有一部分確實是撤掉了,但應注意到主要是日本在中國的整機工廠,因為日本整機產品和中國整機產品競爭激烈,日本產品市場表現不太好。另外,匯率問題、中國制造成本問題、市場營銷和推廣問題、中國制造企業的崛起也是導致日本整機工廠撤走的原因。
但是,陸刃波也指出,中國對日本電子元器件(民用家電領域)依賴很大,中國的手機、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產品,打開外殼里面的部件基本是國外的,大量技術含量高、尖端的電子元器件基本由日本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對于日本企業的吸引力仍然存在。龔曉峰透露,日本方面對制造企業2014年度海外事業開展的調查結果顯示,在617家接受該問卷調查的日企中,近7成企業表示“看好”中國市場的成長潛力,近6成企業表示看中現有規模。
“低端制造業日企將會收縮在華規模,而高端制造業的合作會迎來蓬勃的發展,同時投資模式也將更加豐富。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日本企業正在加速向海外轉移生產能力。亞太區域及中國將在本輪產業轉移中獲得新的機遇,特別是上游原材料和設備環節。”龔曉峰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