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信發聲:世界品牌有海信
在中國,大家熟知的海信,在海外市場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這20多年間,凡是海信進入的市場,都已扎根發芽長出果實。據了解,2014年,海信出口26億美元,其中海信牌產品出口占比超過半數。7年自有品牌國外銷售收入增長18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5454.htm

今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舉行。海信的ULED(極致的多分區深度動態控制發光二極管背光)電視、激光電視揭開神秘面紗,立即贏得同行的贊許,韓國媒體驚呼:“激光顯示技術,海信走在了韓國人前面!”
“目前,海信已在歐洲、美國擁有自己的研發中心,在南非、埃及、墨西哥、阿爾及利亞以及捷克分別建造了自己的生產基地,海信品牌已在全球崛起!”青島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雪玉說,“在美國,海信是唯一以自有品牌進入好市多、百思買、沃爾瑪等主流銷售渠道的中國品牌;在歐洲,海信銷售收入3年增長7倍;在澳洲,海信電視排名第二,在南非排名第二,在墨西哥排名第三。”
面對國際市場的不斷考研和新技術的挑戰,海信海外市場的佳績是如何做到的呢?據了解,在技術專家團隊潛心研發下,海信取得了170多項技術專利,攻克了ULED技術,贏得同行的贊許,鞏固了海信品牌在全球的地位。
掌握主動 用技術實力贏得話語權
2011年,日韓企業相繼推出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樣機,這個被稱為“夢幻顯示器”的產品,被中國企業視為災難。OLED技術每個像素點自發光,不需要模組,這將會把普通液晶電視屏中的背光模組排除在外,中國的背光技術一無用處。這項技術一旦推廣,顯示屏的核心組件將全部被外國企業控制。面對這樣的挑戰,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厚健在當時提出,做一款比OLED顯示效果更好的電視!
“認真把電視做好,讓用戶體驗更好。”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建偉,如此詮釋海信技術研發工作的初衷。研發過程困難重重。但最終海信還是研發出了比OLED更好的產品ULED。曹建偉介紹說,ULED的核心是以較低成本滿足消費者對遠期“夢幻顯示器”同樣的視覺追求,ULED成為了世界畫質技術流派的主流。
為什么海信做到了并走在前列?技術成為海信取勝的關鍵。海信采取“以投資換時間、換技術”的戰略。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程開訓介紹,海信收購了加拿大的軟件公司和美國的兩個芯片公司,增強了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的深層開發能力,搭建了智能視頻終端軟件平臺和服務云平臺;并連續多年到美國、加拿大多地全球融智,引進技術帶頭人,先后引進了近200位具有國際背景的技術帶頭人,有些甚至是世界級的科學家,他們為企業掌握關鍵技術創造了條件;同時不斷尋求高水平的合作伙伴,促進技術水平的提升。為做好這些,海信每年投入的資金占銷售收入的4.2%。
激光二極管相關文章:激光二極管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