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管理賞析 > 臣道漫筆(六) 帝師天下為己任(2)

        臣道漫筆(六) 帝師天下為己任(2)

        —— 呂不韋——毀譽參半,功不可沒(續1)
        作者:葉鐘靈 時間:2015-05-14 來源: 收藏

        獨具只眼 輔助異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4106.htm

          《史記》開頭就說:“者,陽翟([yáng dí],今河南省禹州市)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但今日書刊均宗《戰國策》:“濮陽人賈于邯鄲”,說祖籍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由于呂不韋善于經營,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積累起千金家產,關于他的家世,史書也并無記載。呂不韋雖為“大賈”,但在那個時代卻是處于末位的“賤民”,“士農工商”古之所謂四民,時期區分階級:讀書為先,農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古語有云:士農工商,商為賤類,良賤不婚,此為門當戶對之道也;至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民俗》中仍云:“其士農工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

          但呂不韋作為商人,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且在政治上非常敏感,具有獨到的眼光。南開大學歷史教授孫立群認為,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他的最大特色是把“帝王”當成“商品”來投資經營;臺灣作家、歷史學家柏楊也以為,呂不韋是“歷史上最有政治頭腦的資本家之一”,他把經商之道用于政治,搞政治投機,這是一次極大的冒險,也是改寫歷史、空前偉大的轉折之舉,呂不韋堪稱我國風險投資第一人。

          《戰國策》有一段精彩的呂氏父子對話,對呂不韋的人生價值取向發生了巨大的作用。“呂不韋賈于邯鄲,見秦質子異人,歸而謂其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主贏幾倍?”曰:“無數。”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國立君,澤可以遺世。愿往事之。” 呂不韋到邯鄲去做買賣,見到秦國入趙為質的公子異人,回家便問父親:“農耕獲利幾何?”其父親回答說:“十倍吧。”他又問:“珠寶買賣贏利幾倍?”答道:“一百倍吧。”他又問:“如果擁立一位君主呢?”他父親說:“這可無法計量了。”呂不韋說:“如今即便我勤于農耕,艱苦工作,仍然不能衣食無憂,而擁君立國則可澤被后世。我決定去做這筆買賣。”從此,呂不韋棄商從政,開始了他大半生的政治生涯。

          一亇偶然的機會,去趙國做生意的呂不韋,遇到了在趙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時代各諸侯國之間相互攻打,無信義可言,因而常采取互換人質之法以鞏固盟國的關系。秦乃戰國七雄之首,常攻打別國,為什么也要派遣人質呢?此乃因秦施行所謂“遠交近攻”之策,故而也會選派人質。異人是當時秦在位的秦昭王之孫,秦太子安國君之子,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異人居中,且其生母夏姬不受寵愛,因而被支使到了趙國當人質。“秦數攻趙,趙不甚禮子楚(即異人)”,“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異人乘的車馬和日常財用都不富裕,生活窮困,很不得意。呂不韋“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萌生了在他身上投機的念頭,決定用金錢來幫助異人謀取王位繼承人的資格。

          《史記》載:(呂)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光大)子之門。”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呂不韋曰:“子不知矣,吾門待子門而大。”“子楚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呂不韋說:秦王老了,現在的太子是安國君,而太子最寵愛華陽夫人,可華陽夫人沒有子嗣。您有20多個兄弟,排行居中,一旦大王逝世,安國君接位,您有機會去和長子或與秦王朝夕相處的兄弟們爭做太子嗎?這句話大大觸動了異人的心肝,忙問呂不韋:“為之奈何?”那可怎么辦呢?

          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認為,嬴政并不是呂不韋的兒子,而是秦莊襄王的兒子:“懷孕12個月不符合科學規律。即使這是真的,這件事也只會有嬴政、子楚、趙姬、呂不韋4個人知道,他人無從得知。”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临邑县| 镇雄县| 宝应县| 进贤县| 镇宁| 乐昌市| 民权县| 邯郸县| 法库县| 商城县| 祁东县| 盐源县| 康马县| 汉中市| 同仁县| 比如县| 雷州市| 连城县| 卓资县| 阿勒泰市| 锦屏县| 印江| 尼玛县| 射阳县| 三江| 祁阳县| 中阳县| 从江县| 潜山县| 米脂县| 玉田县| 万安县| 来宾市| 鹿泉市| 新干县| 柳江县| 衡山县| 武宣县| 兰考县|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