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高端訪談 > 做單片機市場最耀眼的新星

        做單片機市場最耀眼的新星

        作者:鄭小龍 時間:2015-03-2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本人與數字信息產業有近三十年不解之緣。1984年入無線電系,5年后卻得到電子工程學位。1989年進入郵電研究所,卻用DSP開發短波高速調制解調器。后下海,搞過無線局域網、磁卡售飯系統、衛星電話系統等等,然而終于回歸到半導體行業。1996年加入TI公司,從事過技術支持工程師、銷售工程師、客戶經理,而10年DSP的業務拓展則協同中國企業不斷將新興市場推向高潮。現仍在物聯網領域,繼續關注市場開拓和產品創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1491.htm

        鄭小龍 《電子產品世界》編委

          

          作為中國電子行業的見證者和親歷者,我與()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我非常關注市場的變遷,特別是那些特立獨行且勇于弄潮的新興力量。經過了許多年的大風大浪和大起大落,終于看到中國自主研發M3系列出自本土公司北京兆易創新,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把MCU市場比作浩瀚閃亮的星空,這顆新星無疑格外明亮。那么這顆新星是否能夠更加耀眼,并為行業帶來更加生氣勃勃的活力?通過歷史、市場和合作三個方面,我希望分享一點的感想和期盼。

          一、以史為鑒,使人明智

          科比博士在1958年發明了集成電路,但直到MCU出現才意味著處理器時代的到來,半個世紀前出現的第一顆星其實并不明亮,盡管60年代的空中還很暗淡。然而,創新是電子行業進步的常態,后浪推前浪是發展的常勢。Zilog推出Z80使行業波瀾涌動,而Intel憑借8031掀起產業高潮。隨著兩顆明星的脫穎而出,MCU的夜空開始被點點星光所點亮。激烈競爭的結果也就是斗轉星移,時光走過了70年代和80年代,領先者未必是最終的獲勝者,Z80的光亮漸漸在消退,而MSC51系列之光更引人矚目。

          進入90年代,MCU許多重大創新已在進行,16位架構體系的出現、各種外圍接口的增加、閃存(Flash)的集成,及改進工藝而大大降低功耗等,都使得MCU群星閃爍而光芒不斷。急劇的競爭也使得不少公司毅然調整產品戰略,如曾經領先的老牌企業突然宣布全球停止MCU大部分業務,只保留汽車應用部分的8位系列,以及超低功耗的16位系列,而正是這個系列在后來行業的應用中異軍突起,風生水起,成為了一代MCU的明星。這一切都說明,決定一個產品的成敗的決定因素在于市場戰略和生態環境。

          在新的世紀里,MCU所涵蓋的產業更加寬廣,8位/16位面向中低端領域,而32位橫空出世,使得已經璀璨的MCU星空平添亮麗。32位的MCU已經在與CPU甚至DSP爭奪市場,這里首先看到的是海外知名的企業,也不乏后起之秀。之后出現了本土的企業兆易創新,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兆易創新MCU事業部成立于2010年,在中國首先獲得ARM公司Cortex-M3嵌入式內核的授權。經過三年潛心研發,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通用32位MCU,成為中國首家真正實現量產的企業。其系列優勢在于高性能、低成本和易用性的優勢,業已贏得廣泛的市場贊譽和客戶好評。目前已擁有6大產品線,8種封裝類型,上百款產品型號。截止2014年底,量產客戶數量已達數千家,出貨量已經超過十幾億顆,2015年的目標更是成十倍地成長。

          兆易創新系列MCU產品于2013年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系列評選”中榮獲“年度十大創新成果獎”。于2014年底在《電子產品世界》舉辦的“2014年度電子產品世界編輯推薦獎”評選中榮獲“最佳本土芯片”大獎。

          二、以事為踐,功成業就

          MCU產品存在近半個世紀,其中經歷了8位向16位,16位為向32位的演變,其中道路曲折,充滿風險。曾有老牌企業放棄8位機后,憑借16位超低功耗系列逆襲成功,在市場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便對32位有所企圖。受其16位系列體系所限,想開辟Cortex-M3產品系列。因為與ARM公司在嵌入式CPU上的A7和A9的成功合作,便順理成章地認為M3能使之在MCU上大有斬獲,于是斥巨資收購美國一家小公司。這是家ARM的合資公司,已經設計、生產與銷售名為“群星”的Cortex-M3系列產品,三年就發展了許多客戶并擴大影響,正與ST公司的M3產品形成對抗態勢。但最后卻是事與愿違,這條M3之路并沒有走很遠。后來推出的產品因閃存擦寫次數過低問題而廣為詬病,究其原因,似乎是閃存所采用新工藝不成熟所致。所以后來者須慎記“工欲善其事,必先善其器”。兆易創新沒有步其后塵,而在Cortex-M3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就得益于對關鍵技術的掌握和踐行。

          兆易創新公司創立于2005年,所憑借的就是卓越的創新精神與技術積累,現已成為全球SPI NOR Flash領域世界領先供應商之一,其市場戰略就在于瞄準擁有巨大市場規模和成長潛力的集成電路產品,率先選擇的是Flash存儲器市場。隨著數字信息產品突飛猛進地增長,該市場需求量也迅速擴大,兆易創新以國產化的優勢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在持續鞏固Flash存儲器市場的同時,進軍MCU市場成為公司的拓展戰略。至此,兆易創新致力于各種高速和低功耗存儲器、微控制器(MCU)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以“高性能、低成本”的特性領先于世界同類產品。

          兆易創新以Flash科技的領先優勢和芯片集成設計的成熟經驗,以及所具有的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全面運用到M3系列產品的開發,片上Flash具有可重復擦寫十萬次能力,大大超略失落的老牌公司產品,使已經出局的“群星”黯然而塵封。GD32在提高性能方面有不少創新,其核心處理單元訪問閃存及執行代碼采用高速零等待,在最高主頻下的處理性能可達 110MIPS,這樣的執行效率比市場同類產品提高30%-40%,已經達到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的水平。

          另外集成了豐富的外設資源配置,如CAN總線、USB2.0 OTG、以太網接口等也是考量的重要因素,以便應對車載導航、GPS和北斗衛星定位、車載DVD、無線POS等新型市場需求。

          兆易創新沒有因此滿足,而是更富于進取,于是又瞄準了微控制器系統級應用領域,特別是被一些歐美大廠壟斷的主流的32位通用MCU市場,其市場規模為百億美元。ST公司還是M3市場的龍頭老大。對此,兆易創新按照既定的策略,走伴隨跟進、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的路線,爭取能在不久的將來迎頭趕上。

          三、以人為本,基業長青

          MCU在電子行業其實就是一個大眾化的市場,因此任何成功者都不能忽略在開發的沃土上去生根、耕耘和培植,才能成就一片片的綠洲。MCU的開發者可以是專業技術人員,也可以是普通的電子愛好者,完善和友好的開發生態環境是他們所需要。

          我作為電子專業的學生,在校園里學的是Z80,因為那時的教材和單板機都是Z80,編程用的是單板機,掉電后就要重敲機器碼。畢業后曾與MCU愛好者的兄長用8031成功開發出磁卡售飯系統,所采用的手段極其原始和艱苦。很高興地看到MCU在開發使用上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現在的開發人員是多么的幸福!但如何使廣大的客戶能夠更便捷地開發和順利地投產仍然是每個廠商所要關注的頭等大事。兆易創新既然是作為一家后來者,那么借勢和造勢同等重要,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務客戶。

          M3之所以能吸引眾多的開發者,在于ARM非常容易上手。只要有一定C語言基礎,學習并應用它不是什么難事。所以ARM就有這樣的廣告詞“只要你懂C語言,你就能輕松玩轉這款ARM”。GD32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卻能在硬件和軟件上與主流的M3兼容,這也是借勢的勝算。于是,有廣闊的開發資源可以利用和整合。

          MCU的成功首先是客戶產品的成功,然后才有客戶的公司的成功。而在他們的背后有MCU廠商,也有一群勤勤懇懇的合作伙伴,這就是增值經銷商和第三方合作伙伴。GD32的成功也有他們的貢獻,這里可以列出一大串的名單,如北京銳鑫同創、廣州周立功、上海佳曄等等。他們中有不少也是我的好朋友,愿他們同舟共濟,為中國的MCU事業再造輝煌!兆易創新MCU事業部總經理鄧禹是我清華電子系的同學,專業就是半導體。他從海外帶著豐富的芯片設計經驗歸國,又負責過大型多媒體芯片設計中心。兆易創新給了他造勢的平臺,GD32便是他放出的第一顆耀眼的明星。

          結語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經典傳世作品,刻畫了影響人類歷史發展關鍵進程的人和事。MCU的發展也是電子業的傳奇,像兆易創新這樣,以創新進取為己任的中國本土企業,猶如群星薈萃、各展風采,正在引領著數字信息產業的新時代。

        c語言相關文章:c語言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視頻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工作原理




        關鍵詞: 單片機 MCU GD32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盐边县| 平阴县| 高密市| 牙克石市| 襄城县| 阿合奇县| 富平县| 双柏县| 昆明市| 容城县| 芮城县| 南宫市| 济宁市| 慈利县| 宾阳县| 莒南县| 项城市| 北票市| 西青区| 紫云| 安乡县| 宁海县| 合作市| 德江县| 潮州市| 南京市| 大埔区| 微山县| 万山特区| 宁乡县| 武功县| 依兰县| 嘉禾县| 昆明市| 玛纳斯县| 舞钢市| 盐亭县| 临漳县| 科技| 嘉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