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不安全的WiFi:別為黑客打開大門

        不安全的WiFi:別為黑客打開大門

        作者: 時間:2015-03-17 來源:IT時報 收藏
        編者按:Wi-Fi已成為各路互聯網企業爭奪用戶的入口,而此時黑客們則將其看做是更快攻入人們電腦、手機的捷徑。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日益緊密,“互聯網+”的模式也越來越多,人們將更多的錢、信息都托付給互聯網時,暗藏的風險也令人觸目驚心,我們不得不防。

          ◆ 十年始終只有入門級監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1055.htm

          “很難說在國內哪種類型的免費Wi-Fi會更安全。”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可連接的Wi-Fi大體可分為由運營商提供的官方公共Wi-Fi、商家自建的商用Wi-Fi、Wi-Fi運營商提供的Wi-Fi平臺,以及各類虛假免費Wi-Fi。如此多的種類,如何界定安全與否?很可惜,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官方還是非官方,都無法給出一個切實有效的方案。

          到目前為止,行業內唯一可遵循的規則是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規定》,在業內被稱為“第82號令”,從10年前頒布一直延用至今,其根本要求是用戶可溯源。

          “一般情況,我們對正規Wi-Fi渠道最簡單的鑒定就是看其是否需要用戶輸入賬戶和密碼,是否需要進行認證登錄,關鍵的動作是用戶輸入動態的短信驗證碼,這就是認證的過程。”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驗證機制是目前國家安全部門對Wi-Fi安全的主要要求。當用戶輸入驗證碼之后,Wi-Fi提供商的后臺即生成相應的認證號、留下了用戶資料,從而完成對用戶識別。

          這套機制對Wi-Fi登錄前的安全保障負責,“動態密碼作為接入校驗,多了一個認證因子,對判斷虛假Wi-Fi和運營商防止黑客破解Wi-Fi接入是有意義的。”在Wi-Fi安全獨立研究員營智敏看來,到目前為止,虛假Wi-Fi的制作者是無法提供這樣一個校驗碼的,“最起碼他們買不了和運營商一致的短信接口,也無法形成相似的聯動機制,另一方面,他們也無法攻擊網頁登錄界面去獲得動態密碼,因此,在這條界限內,攻擊者被暫時攔在了門外。”不過他也提出,這種安全也只在沒有“偽基站”的前提下成立。

          犯罪分子的手段在不斷升級,而防御管理者卻始終在入門級的安全水平徘徊。“Wi-Fi安全分為沒有鏈接之前的誘騙、誘導攻擊和鏈接之后的中間人攻擊。” 在業內人士看來,Wi-Fi犯罪成本低,犯罪技術手段正在不斷成熟,對于地下黑客而言,早就形成了一條龐大的利益鏈條。而最初的入門防御,其實很難阻擋他們犯罪的腳步。

          林先生在Wi-Fi行業工作多年,他告訴筆者,目前的這套驗證機制就好比是在一幢大樓的門口裝了一個攝像頭,能記錄下每一個進出的人,但是進去之后這些人做了什么,就無從追蹤了。而驗證碼就好比這個攝像頭,無法記錄登錄Wi-Fi后,人們都干了什么。因此如何防御進入網內的攻擊,目前,官方的法律規范幾乎是空白。

          而缺乏有關規范條例的約束,業內各方只能“跟著感覺”來把控安全。

          ◆ 用戶信息密碼竟然明文傳輸

          目前,Wi-Fi使用的現狀是,公共Wi-Fi普及率低,商用Wi-Fi發展速度快,但安全級別無法考證。業內觀察人士對此評價,商用Wi-Fi更在意Wi-Fi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而非安全本身。

          安全向利益妥協,這并不是戲言。“目前,國內大部分商用Wi-Fi運營商都處于起步階段,要求他們做到成熟的安全防御本來就不現實。”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盡管不少商用Wi-Fi也配備了驗證碼機制,但其目的并非是用戶認證,而是為了截取用戶的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而個人信息的大量聚攏本身就能產生無形的商業價值。

          “安全加密通道”,對于國內大部分Wi-Fi用戶而言,是頗為陌生的專用詞,也正是因為如此,大量的廠商和Wi-Fi運營商才有空間做到對于這種更安全的技術手段“視而不見”。

          事實上,安全加密通道是保障Wi-Fi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國內Wi-Fi作為可以傳遞的信息通道,用戶完全有權要求選擇自己在Wi-Fi上流通的內容是否通過加密傳輸。但到目前為止,除了部分銀行采取了以安全專線的技術方法為某類型的業務提供加密傳輸外,普通大眾的日常Wi-Fi使用,都并不具備如此“待遇”。

          “現有Wi-Fi網絡可以使用加密通道傳輸,但這是附加性功能,非Wi-Fi本身自帶的技術功能。”在營智敏看來,在沒有用戶主動提出要求的情況下,廠商和Wi-Fi運營商自然是不會主動添加類似的非盈利業務。據一家在Wi-Fi中加入了基礎雙層加密技術的企業透露,該公司在安全支出的成本幾乎占到1/3,其中加密技術涉及到技術的復雜性,比普通防御技術的成本高20%。

          無論是公共還是商用Wi-Fi,一旦加載了加密傳輸技術,用戶可以在不同通道間擁有選擇權,而選擇加密通道,也就意味著通過的明文信息就將被隔離和保護,處于高度保護狀態。這對于黑客破解難度發起挑戰。

          但由于這項技術所涉及到的復雜性和建設成本都偏高,因此,行業內提供加密通道的企業少之又少。同時,政府或管理部門也并未對此做出任何強制規范。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關鍵詞: WiFi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兴和县| 东乡| 中西区| 斗六市| 青川县| 万安县| 遂昌县| 景洪市| 禄丰县| 务川| 永和县| 区。| 波密县| 横峰县| 铜鼓县| 江城| 阜宁县| 吐鲁番市| 天等县| 青田县| 门头沟区| 宜昌市| 怀柔区| 讷河市| 尉氏县| 巴彦县| 淮北市| 鹿邑县| 保亭| 连云港市| 远安县| 颍上县| 蓬莱市| 南靖县| 乌拉特后旗| 讷河市| 延安市| 平远县| 沈阳市|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