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帝國”路:時勢英雄——那時我們存在
編者按: 沒有永久不變的事物,曾經的巨擘在時勢面前亦不能保持這個地位不變。因此,對曾經的摩托羅拉、諾基亞,索愛等等來說,曾經的存在感,已經是成功。
說到索愛這個品牌,我們先來看看索尼和愛立信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在90年代中期,國內從模擬手機向數字手機轉型時,愛立信的手機銷量曾占據著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不過,就在2000年8月,當愛立信T28被曝存在質量問題后,其銷量就一直下滑,因此愛立信在2000年底啟動手機"恢復利潤"計劃,不久之后便和索尼合資共同成立新的手機品牌--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公司,簡稱索愛,愛立信和索尼各控股5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70403.htm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公司剛剛成立之時,經營慘淡連續兩年虧損,這一度讓愛立信萌生退意,直到后來T610發布之后,其在2003年10月首度扭虧為盈,索愛以此為出發點用少而精的策略區隔競爭對手的"機海戰術",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之一。

雖然索愛知名度很高,但其并沒有牢牢抓住勝利果實,為后來的敗北埋下伏筆。首先,國內各大手機專賣店里很少能看到索愛的招牌,這一現象說明索愛與零售商之間的合作較少,因此專賣店里的銷售都不會主動推索愛手機;其次,索愛的宣傳力度不夠,這和當時滿大街的諾基亞廣告形成鮮明對比;最后,索愛產品研發慢經常跳票,等到能上市發售時卻發現自家產品已經過氣,從而使自己的優勢變為劣勢,長此以往只能以失敗告終。
從上述幾點我們知曉索愛的失敗不是偶然,這和其市場策略有很大關系,就在2011年10月底,索尼宣布以10億5000萬歐元收購愛立信手中的50%股份,并在2012年2月中旬發表聲明完成對索尼愛立信的股權收購,至此索尼愛立信更名為索尼移動通信,從而結束了兩家之間的合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