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可穿戴設備的未來還是個夢

        可穿戴設備的未來還是個夢

        作者: 時間:2015-02-05 來源:idonews 收藏
        編者按:  不少人預測可穿戴將是下一個科技潮流的主角,但不管預言能否成真,如今仍是智能手機的時代。目前所有的額穿戴,還是要以手機為中心,大批量應用欠缺,廠商焦慮爆點到底在哪里?而由智能硬件引發的眾多小玩意兒爭相邀寵,也讓消費者困頓不已。

          三、從簡單到復雜的若干難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9488.htm

          假設可穿戴廠商有能力解決前面所述的種種壁壘,就可穿戴產品而言,想要實現未來的諸多應用場景,必定要從簡單變得復雜。從第一部手機誕生到今天已經近20年之久,相比有些乳臭未干的可穿戴產品必須面臨以下問題。

          1、獨立還是附庸于手機?

          和AppleWatch可以說是目前最成功的可穿戴產品,即使如此它們依舊被廠商定義為“手機配件”,畢竟無論哪款產品都是為了豐富手機的功能,這一宗旨在華為、聯想等公司即將發布的智能手表上依然遵循。當然這只是手機廠商開發的可穿戴產品,但對于Misfit、Jawbone、Fitbit以及國內的咕咚等主流可穿戴品牌而言,其產品依然難以脫離手機獨立使用。而這就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過度依賴手機無疑是在迎合手機廠商的生態系統,把自身定義為生態系統里的一部分,這顯然不符合可穿戴廠商開放接口的初衷。而不依賴手機做一款獨立產品,廠商既要保證用戶體驗又要激起用戶的購買欲望,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產品復雜之后的續航問題

          不少可穿戴產品標榜其擁有一周以上的續航時間,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身功能的簡單,一旦可穿戴產品做得復雜續航便成了最大的槽點,比如.而可穿戴產品想要實現其幻想的應用場景在交互方式上必然有所革新,語音、觸控等傳統交互方式能否滿足小屏幕的需要暫且不論,單純是語音和高清屏幕對電量的需求在目前看來可穿戴產品的體積以難以適應。電池問題制約了智能手機的發展,而放到可穿戴產品上這一制約將更加鮮明。

          除此之外可穿戴產品還面臨著接入方式和標準問題,筆者認為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很多新技術很難在可穿戴產品上得到大規模應用,我們賦予一個小玩意太多的期望顯得有些奢侈。

          無論如何的前景已經成了業內共識,但在赤裸裸的現實面前,一些可穿戴廠商的野心多少有些不自量力,切莫因為走得太快而錯過了正確的路。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可穿戴設備 MOTO360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宜君县| 竹北市| 冀州市| 西吉县| 安义县| 岳阳县| 南昌市| 日土县| 建平县| 达拉特旗| 芜湖县| 石台县| 文昌市| 天门市| 宜宾县| 塔城市| 平陆县| 额尔古纳市| 孟连| 乌鲁木齐县| 明光市| 柳河县| 兴安盟| 师宗县| 安宁市| 龙海市| 阿拉善盟| 格尔木市| 安多县| 北安市| 大方县| 泰州市| 万山特区| 凤城市| 五大连池市| 龙州县| 金昌市| 淮安市| 大洼县|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