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X波段寬帶微帶陣列天線設計

        X波段寬帶微帶陣列天線設計

        作者: 時間:2014-12-29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7444.htm

          隨著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天線技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天線形式更是層出不窮。但一直以來,微帶天線以其剖面薄、重量輕、體積小、成本低和易于加工等優點而越來越得到研究者的青睞。但是,微帶天線最嚴重的缺陷是頻帶窄,其相對帶寬一般只有0.7%-7%,這限制了它在許多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應用。因此,研究微帶天線的寬頻帶特性一直是天線工作者十分關心的問題。

          在目前常用的展寬微帶天線帶寬的方法中,采用縫隙耦合饋電的雙層微帶天線是一種常用的結構。該天線在展寬天線帶寬的同時,具有結構穩定、剖面低、重量輕等結構特點,更重要的是,它十分適合作為的天線單元使用:由于饋電系統與天線系統不在同一平面,并用地板隔開,一方面使得饋電網絡較為簡單,另一方面避免了饋電網絡對天線的寄生輻射影響。

          本文設計的寬帶微帶的天線單元即是采用這種縫隙耦合饋電的雙層微帶天線。為了減小背向輻射,采用帶狀線作為天線單元的饋電線和陣列的饋電網絡。由于設計需求,陣列中心缺失單元,屬于不規則陣列,因此采用遺傳算法對陣列的權值分布進行了全局優化,以得到較低的副瓣電平。為了給天線陣列饋電,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寬帶同軸線-帶狀線轉換器。

          對天線進行了設計與仿真,并制作了天線實物,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該天線的駐波帶寬(VSWR<2)達到了18%。在工作頻帶范圍(8.5%)內,增益大于22dBi,副瓣電平優于-18dB。測試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

          2 天線的設計

          2.1 天線單元的設計

          由于傳統的微帶貼片天線難以滿足相對工作帶寬8.5%的要求,因此天線單元采用了縫隙耦合饋電的雙層微帶天線。為減小地板開縫造成的后向輻射較大的問題,采用帶狀線為天線饋電。圖1為天線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第1、3、4、5層介質使用厚度為0.508mm的Rogers 5880(εr=2.2),第2層介質使用厚度為0.8mm的Fr-4材料(εr=4.4),每兩層之間都存在厚度為0.11mm的半固化片(εr=4.4)用于粘合。

          

         

          (a)側視圖

          

         

          (b)俯視圖

          圖1 天線單元結構示意圖

          另外,由于帶狀線地板上的縫隙破壞了帶狀線的對稱性,縫隙在帶狀線兩地板間激勵起了高次模(平行平板模式),大大增加了單元間的互耦,從而影響陣列方向圖形狀。因此,利用過孔如圖1(b)所示地連接帶狀線上下兩層地板,使平行平板模式在過孔和上下地板間轉化為波導的模,形成一個諧振腔,而穿過過孔的帶狀線傳輸TEM模不受影響,從而減小了互耦的影響[7]。天線單元在中心頻率的增益為5.5dBi。

          2.2 陣列的優化設計

          根據設計要求,陣列中心缺失單元,屬于不規則陣列,其陣列布局如圖2所示。傳統的陣列綜合方法,如泰勒綜合法,是基于規則陣列的,無法有效地對該陣列進行副瓣電平抑制。而采用遺傳算法[8]對該陣列的幅度分布進行全局優化是較優綜合算法。通過合理設計適應度函數,遺傳優化算法可以更為有效地抑制不規則陣列的副瓣電平。圖3為該陣列在不同綜合方法下的方向圖比較。在采用均勻分布時,副瓣電平為-15dB;泰勒分布時,為-17dB;遺傳算法時,為-21dB。

          

         

          圖2 陣列布局

          

         

          圖3 綜合方法比較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X波段 陣列天線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张家界市| 醴陵市| 全州县| 田阳县| 漳浦县| 江达县| 五峰| 秦皇岛市| 永川市| 将乐县| 元阳县| 甘泉县| 红桥区| 大兴区| 上高县| 滕州市| 濉溪县| 永新县| 巴林左旗| 新竹县| 汶川县| 弋阳县| 博野县| 安龙县| 杭州市| 三江| 垫江县| 巴彦淖尔市| 太仆寺旗| 错那县| 杭州市| 德阳市| 襄汾县| 遂昌县| 临桂县| 吴川市| 甘洛县| 广汉市| 英德市|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