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牛人業話 > FPGA研發之道(24)-控制(下)

        FPGA研發之道(24)-控制(下)

        作者: 時間:2014-12-07 來源:網絡 收藏

          首先依次回答上篇提出的幾個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6428.htm

          第一個問題:如何避免產生lacth 示例如下,通過在always(*)語句塊中,添加默認賦值,ns_state = cs_state;

          always@(*)

          ns_state = cs_state;

          case(cs_state)

          idle :

          if(start)

          ns_state = op1_state;

          op0_state :

          if(op0_over)

          ns_state = op1_state;

          op1_state :

          if(op1_over)

          ns_state = op2_state;

          op2_state :

          if(op2_over)

          ns_state = op3_state;

          op3_state :

          if(op3_over)

          ns_state = op4_state;

          op4_state :

          if(op4_over)

          ns_state = op4_state;

          default ns_state = idle;

          endcase

          這樣,分支沒有賦值的語句全部會賦值為ns_state = cs_state ;以IDLE狀態為例,當前cs_state為idle。因此實際上 ns_state=idle。這條語句的作用,即在沒有分支賦值的情況下,默認賦值當前狀態。

          第二個問題:更直觀的獨熱碼的實現方式。示例如下

          //狀態定義

          parameter idle == 0,

          op0_state == 1,

          op1_state == 2,

          op2_state == 3,

          op3_state == 4,

          op4_state == 5;

          //(1)當前狀態

          always@(posedge sys_clk or negedge rst_n)

          if(!rst_n)

          cs_state <= 6'b000001;

          else

          cs_state <= ns_state;

          //(2)下一狀態的賦值

          always@(*)

          ns_state = 0;

          case(1)

          cs_state[idle] :

          if(start)

          ns_state[op0_state] = 1'b1;

          else

          ns_state[idle] = 1'b1;

          cs_state[op0_state] :

          if(op0_over)

          ns_state[op1_state] = 1'b1;

          else

          ns_state[op0_state] = 1'b1;

          cs_state[op1_state] :

          if(op1_over)

          ns_state[op2_state] = 1'b1;

          else

          ns_state[op1_state] = 1'b1;

          cs_state[op2_state] :

          if(op2_over)

          ns_state[op3_state] = 1'b1;

          else

          ns_state[op2_state] = 1'b1;

          cs_state[op3_state]:

          if(op3_over)

          ns_state[op4_state] = 1'b1;

          else

          ns_state[op3_state] = 1'b1;

          cs_state[op4_state] :

          if(op4_over)

          ns_state[idle]= 1'b1;

          else

          ns_state[op4_state] = 1'b1;

          default ns_state[idle]= 1'b1;

          endcase

          //(3)輸出狀態

          assign out1 = cs_state [op1_state];

          always@(posedge sys_clk or negedge rst_n)

          if(!rst_n)

          out2_reg <= 1'b0;

          else if (cs_state[op2_state])

          out2_reg <= 1'b1;

          else

          out2_reg <= 1'b0;

          上例中,定義是,同樣定義為0,1,2,3,4,5,6的值而不是獨熱碼,只不過使用時,這些值用于賦值的為狀態機的某一bit。值得注意的是,在ns_state 通過組合邏輯賦值時,首先需要將ns_state賦值為零,也就數說,除了需要賦值為1的狀態,其他都需要賦值為0。但此種編碼方式下,就需要謹慎對待分支賦值不全的情況,因此此時,ns_state會賦值為0。產生非想要的后果。

          通過第三段的輸出賦值可以看出,其輸出分別是cs_state [op1_state]的直接輸出,cs_state[op2_state]的寄存后一拍再輸出。其產生的效果與前文(控制-上)中介紹的產生的效果是一致的。因此可根據習慣,選擇一種的實現即可。

          最后一個問題:狀態機使用可以直觀的通過定義的狀態來控制各個信號的輸出和控制,獨熱碼本質上還是將狀態機轉變成一組某一時刻只有一個起效的寄存器,換個角度可以看做加強版的移位寄存器。其他需要注意問題有,

          (1)如果狀態機定義而沒有使用,綜合工具將綜合掉此狀態,因此綜合后的狀態會和工程師所定義的狀態不同。通過檢查綜合文件,就能得知其對應關系,避免通過嵌入式邏輯分析儀抓信號時,信號與實際不一致現象。

          (2)如通過單周期信號啟動狀態機,要注意,如單周期信號起效時,狀態機未跳轉回有效狀態,會導致出錯,應該將單周期信號轉換成電平信號,等啟動有效后再將電平信號拉低。

          (3)狀態如出現未定義的狀態(如獨熱碼出現全零狀態),latch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上電后未有效復位也會導致此種可能。

          (4)狀態機結合移位寄存器可以有效減少狀態的數目。例如某個狀態中,每個周期要進行多個操作,不需要再分解成多個小狀態,通過移位寄存器來控制這些狀態的操作能夠簡化設計。

          總之:狀態機是設計的一項基本設計,而“獨熱碼”和“三段式”的設計能夠使設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事實上行業內的設計的標準寫法。而標準化能使難以理解的的代碼能夠有更好的移植和IP化的基礎。

        fpga相關文章:fpga是什么


        可控硅相關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比較器相關文章:比較器工作原理




        關鍵詞: FPGA 狀態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商河县| 乡城县| 宕昌县| 钟山县| 三亚市| 武城县| 西青区| 诏安县| 汝城县| 武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海安县| 五华县| 合水县| 湟中县| 嘉黎县| 府谷县| 灵川县| 寿宁县| 抚顺市| 宕昌县| 梅州市| 河曲县| 孟村| 新丰县| 瓦房店市| 贵南县| 冷水江市| 鄂尔多斯市| 阿克| 张掖市| 额尔古纳市| 峨山| 江西省| 万山特区| 霍林郭勒市| 宁南县| 萨嘎县| 合水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