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谷歌開發納米磁性粒子用于癌癥早起診斷

        谷歌開發納米磁性粒子用于癌癥早起診斷

        作者: 時間:2014-11-02 來源:網易 收藏

          癌癥目前人類最恐懼的病癥之一,長期以來人們對于癌癥的研究從未中斷。如果患病者能在早期就接受治療,治愈的概率將大大提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4797.htm

          近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周二在“WSJD在線”全球技術大會上表示,X實驗室正在設計一種納米級的磁性粒子,這種粒子可以進入人體循環用以進行癌癥和其他疾病的早期診斷。

          的納米級粒子寬度小于紅細胞寬度的千分之一,可以自動尋找并附著到細胞、蛋白質或身體內部的其它分子上。谷歌同時還在開發一種磁性可穿戴式設備,用來計算粒子分布。谷歌的目標是在早期診斷出癌癥和其他疾病,并著眼于更有效的治療。

          谷歌X實驗室生命科學小組的負責人安德魯·康拉德表示,“通過這個系統用戶可以自行完成醫院的所有診斷測試,這是我們的夢想。”

          但現實的情況是這一項目有可能5年內都不會完成,并面臨技術、監管和社會領域的巨大挑戰。研究人員需要找出能夠幫助粒子綁定到特定細胞的導引劑。谷歌還不知道要讓系統正常工作需要多少納米顆粒。而且可穿戴設備需要足夠小,不能太顯眼,但附帶合適的電池,使之不需要頻繁地充電。

          谷歌可能會以藥片的形式提供這些。這意味著用戶需要吞下藥片,這樣的系統將面臨比傳統診斷工具高得多的監管力度。

          除了技術和監管方面的困難,這種技術還涉及到社會問題,比如隱私。谷歌24小時監測人體機能的概念很可能會讓用戶擔心隱私泄露。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抱怨谷歌公司擁有太多的用戶信息。安德魯·康拉德表示,谷歌不會收集或儲存醫療數據本身。相反,谷歌計劃將技術授權給其他會安全處理這些數據的組織。

          在谷歌X實驗室生命科學團隊希望利用這些數據使藥物變得更加積極主動,而不是在惡化后才進行治療。 其研究目標是建立一個健康人體的數據庫。該項目涉及物理學、化學和電氣工程學領域的100余名谷歌員工。谷歌沒有透露該項目的支出。

          納米技術在醫學上的應用很有前景,但現在很少有成功的商業產品。美國政府在納米技術研究方面的投資自2001年以來超過200億美元,其中與健康相關的投資大約為43億美元。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奉新县| 乐陵市| 江山市| 唐河县| 连江县| 遂川县| 新民市| 荣昌县| 延川县| 漠河县| 攀枝花市| 米泉市| 二连浩特市| 呼伦贝尔市| 鄱阳县| 肇东市| 丰镇市| 苏尼特左旗| 娄烦县| 朝阳区| 兴海县| 花垣县| 清水河县| 湘西| 滕州市| 大港区| 宜昌市| 巴林左旗| 万山特区| 永州市| 林口县| 长寿区| 昌邑市| 长宁县| 乌鲁木齐市| 湖北省| 大同市| 太仆寺旗| 东乡县|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