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能表的新一代“身份證”
(3)業務系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4520.htm業務系統是與實現營銷的數據交互系統,實現對電子封印數據的下發、上傳、綁定等功能。主要由通信前置、系統管理應用、營銷資產管理接口三個服務構成,如圖2所示。
其中,通信前置主要負責遠程連接操作掌機和身份驗證功能,執行規約通信管理、操作權限管理、對時管理、操作記錄管理等,可以支持掌機的遠程升級。系統管理應用服務主要實現了電子封印資產化、計量設備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從入庫、領用、施封、巡檢、拆封、報廢整個生命周期,對其進行全程跟蹤,應用服務分為電子封印管理、計量資產管理、掌機及卡證管理、工單管理、組織結構管理、系統角色權限管理幾個部分。營銷接口主要為管理系統與營銷系統之間的封印工單數據進行交互提供數據通道。
2 基于RFID技術的電子封印
2.1 電子封印應用場景
電子封印的誕生,為提高電力計量設備資產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滿足生產調度一體化平臺的建設需求,實現高安全、易追溯的全生命資產管理系統提供了技術支撐。
電子封印將RFID芯片與具有防撬結構的卡扣式封印體實現了完美的組合,確保每一個封印的絕對唯一性和不可偽造性。采用電子封印對計量設備進行施封,有效解決了普通封印和塑料封印帶來的易漏檢、易復制、難以統計等問題,實現了對計量設備從檢定、安裝、巡檢、抽檢到報廢等環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如圖3所示[4-5],智能電能表依據封印的不同使用環節安裝4枚封印,分別為表廠封、檢定封、模塊封及安裝封。其中,表廠封是由電能表的制造單位在出廠時所安裝的;檢定封是電能表在設備室內完成檢測后安裝的,對于需要加載通信模塊的電能表在安裝通信模塊后要施加模塊封,這兩枚封印一般由省級計量中心施封;在電能表安裝到戶工作后需要由電力公司施加安裝封。
根據國網公司企業標準《電能計量封印技術規范》[6],電能計量裝置需按照防偽等級選取封印類型,對于智能電能表而言部分封印可采用電子式封印。由于普通封印和電子封印在成本上差別較大,而封印成本依照環節要由表廠、省級計量中心或電力公司分別承擔,因此目前主流方案是安裝封采用電子封印(檢定封也有采用電子封印),其他封印均采用普通封印。在封印的不同使用環節,使用不同的電子封印一方面保證了各環節單位對流程的控制和把關,另一方面保證了智能電能表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性和可管理性。
2.2 電子封印特性
加裝了電子封印的智能電能表具有以下特性和優勢:
(1)封印防偽:電子封印設計中采用了帶國密算法的RFID芯片,保證一封一密,實現了高級別防偽功能[7];
(2)封印防拆:電子封印體采用ABS 材質一次注塑成型,堅固耐用,抗腐蝕能力強,卡扣式設計使得封印啟封或受外力拆除時會破壞到天線或芯片,電子封印將無法識別;
(3)數據安全:電子封印內置安全算法,序列號唯一;通過建立密鑰管理系統,只有通過雙向認證后方可進行讀寫操作,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4)自動化管理:封印采用上下卡扣形式,可采用流水線進行自動化施封、打碼、寫入信息等流程;同時管理中采用手持機、讀寫器、密碼機等硬件設備,實現安全的數據傳遞、智能化的數據管理及信息化的設備管理;
(5)有利于環保:一方面電子封印產品本身脫離傳統鉛材料,采用環保工藝和材料;另一方面使用手持機通過無線傳送的形式進行數據讀寫,通過USB接口向系統傳送信息,做到無紙化,提高了信息準確性,降低了人力成本。
互感器相關文章:互感器原理
電能表相關文章:電能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