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軟件的技術文獻及經典應用設計方案匯總
嵌入式軟件就是嵌入在硬件中的操作系統和開發工具軟件,它在產業中的關聯關系體現為:芯片設計制造→嵌入式系統軟件→嵌入式電子設備開發、制造。嵌入式軟件與嵌入式系統是密不可分的,它也是計算機軟件的一種,同樣由程序及其文檔組成,可細分成系統軟件、支撐軟件、應用軟件三類,是嵌入式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為大家介紹嵌入式軟件相關的技術文獻以及基于嵌入式軟件的設計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4080.htm嵌入式軟件開發相關技術文獻
嵌入式軟件開發之: 基于ARM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設計
本章主要介紹嵌入式應用程序的設計方法。本章中的一些實例程序是以ARM公司的Realview2.2為開發平臺。由于目前嵌入式應用環境相差非常大,這里主要是通過這些實例程序來更直接地介紹嵌入式應用系統的開發方法,具體的代碼因具體的嵌入式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
開始編寫嵌入式應用程序時,開發者可能并不清楚目標硬件的具體規格。如,目標系統使用了什么樣的外圍設備、存儲器映射情況甚至不能確定處理器的型號。為在了解這些詳細信息前能夠繼續軟件的開發,RVCT工具提供了很多默認的操作,使用戶能編譯和調試與目標系統無關的應用程序代碼。下面詳細介紹這些編譯選項,只有深入了解這些編譯選項設置,才能使開發更順利的進行。
本節介紹如何重定向代碼中的Semihosting庫函數,使其真正適用目標系統。默認情況下,C庫利用semihosting機制來提供設備驅動級的功能,使得主機能夠用作輸入和輸出設備。這種機制對于嵌入式開發十分有用,因為用于開發的硬件系統通常沒有最終系統的輸入和輸出設備。
任何運行在實際硬件上的嵌入式應用程序,都必須在啟動時實現一些基本的系統初始化。本節將對此予以詳細討論。
上一節介紹了如何使用Scatter文件對程序的代碼和數據進行放置。但這些方法只有在外設和堆棧限制在源文件或頭文件中定義好的前提下才能使用。為了增加程序的靈活性,最好在Scatter文件中設置這些信息,本節將介紹這些方法。
基于嵌入式軟件的設計方案
嵌入式技術是計算機發展的趨勢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工業和軍事領域。SCADE(高安全性的應用程序開發環境)為嵌入式軟件提供了一套基于模型的開發方式。本文從嵌入式軟件的特點入手,對基于模型的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技術進行了深入剖析,并給出了一個基于SCADE的開發實例。
本項目設計的實時跟蹤系統基于運行時跟蹤調試手段,采用ARM11系列處理器作為硬件開發平臺,運行于Nucleus實時操作系統上。該實時跟蹤系統采用特殊緩存機制和解析機制,能夠解決跟蹤信息丟失的問題,實現跟蹤信息的完整、有序傳輸。
基于TMS320LF2407A支持FAT32文件系統嵌入式軟件的實現
本文介紹了DSP TMS320LF2407A和FAT32文件系統結構,分析了基于TMS320LF2407A支持 FAT32文件系統結構的嵌入式軟件實現。用TI公司的DSP匯編編寫了完整的FAT32文件系統支持程序,其核心代碼不足500行,運行穩定可靠,可以直接燒入到TMS320LF2407A片內程序Flash空間,不需要外擴Flash存儲芯片。
本文介紹了一種支持汽車電子的嵌入式軟件平臺編程接口庫的內容和設計方法。該接口庫提供了以汽車電子領域常用算法為主的基礎編程接口庫和以底層硬件驅動函數為主的專用編程接口庫,以及針對特定系統而設計的API函數庫。系統以MPC555為硬件運行平臺,用戶通過調用接口庫提供的API函數,就可實現運算和硬件操作。這種層次分明的設計思想也便于維護接口庫和移植新的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