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MCU在可穿戴電子產品中的作用

        MCU在可穿戴電子產品中的作用

        作者: 時間:2014-09-02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現在是消費類電子行業的熱門用語。每家消費類電子產品公司都聲稱要推出可穿戴設備。它們是我們能夠穿戴的微型電子設備,通常與現有配飾(如:手表)集成或者取而代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2481.htm

          隨著可穿戴設備行業的當前變革,對于更小、更直觀的設備的需求正在迅猛增加。這個新興行業的當前設備趨勢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鏡以及體育與健身活動跟蹤器。除了消費類電子產品,它同時也在醫療行業催生令人關注的需求。

          顯然,這些設備所包含的電子產品需要“瘦身”。最重要的電子組件應該是微控制器。由于這些不但需要尺寸小,而且還需要執行更多功能,因此集成成為了另一大要素。我們將會在本文中探討以下主題:

          • 可穿戴電子系統的不同需求;

          • 如何根據這些需求細分市場;

          • 典型可穿戴設備中的不同組件;

          • 最后我們將探討如何有助于滿足相關需求。

          本文結束部分以賽普拉斯的旗艦器件——可編程片上系統()舉例說明一種智能手表。

          可穿戴設備的需求

          我們首先看一下可穿戴設備的典型需求。

          美觀:

          可穿戴設備的最重要需求是美觀。最終產品需要時尚漂亮,而且需要能夠搭配當前的時尚配飾,如:裝飾品、手表、眼鏡等。僅憑英特爾等半導體巨頭與時裝行業攜手打造時尚設備這一點就能夠說明此項需求至關重要。

          電容式觸摸感應技術是提高美感的關鍵技術。對此,電容式用戶界面的關鍵需求是支持各種外形(包括曲面),能夠防液體(避免誤判的觸摸),以及支持厚的覆蓋層感應等。賽普拉斯的CapSense 與TrueTouch技術能夠使此類需求變得切實可行。

          尺寸:

          如前所述,這些器件的明顯需求是尺寸小,以便輕松集成到可穿戴設備。但同時不可以減少或降低其展現的功能。因此,此類器件中采用的組件在保持小尺寸的同時還應當在相同空間集成更多功能。片上系統(SoC)和芯片級封裝(CSP)等技術有助于縮小尺寸。例如,賽普拉斯可以提供采用WLCSP等多種封裝選項的可編程片上系統()器件。

          防水:

          可穿戴設備會被用戶帶到任何地方。因此,關鍵是這些設備的設計能夠抵抗環境條件,如:水滴、濕氣、汗液等。

          功耗:

          毋庸置疑,可穿戴設備是由電池供電,因此,以下因素在其功耗降低方面帶來了特殊挑戰:

          • 由于可穿戴設備大部分是監控設備,與其它移動設備不同的是,它需要始終打開并且保持連接。例如,智能手表需要始終顯示時間并通過藍牙等無線方式連接到手機,以便接收提醒;計步器需要一直計算步數并向手機應用報告;同樣,心率監控器需要一直提供監控和報告。

          • 由于需要降低整體尺寸,因此會從內在限制電池容量。

          這些設備需要以超低功率運行,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此項需求對與固件算法提出了特殊要求。32位ARM架構是可穿戴設備常用的CPU技術,因為它能提供最佳性能與高能效。另外可設計采用ANT+、低功耗藍牙(BLE)等無線技術實現低功耗。

          無線通信:

          由于具有更高的靈活性與自由度,無線連接已成為現代電子設備的一大自然特性。無線連接對于可穿戴設備而言更加重要,因為后者需要與一個或多個設備進行交互。根據類型和所提供的功能,此類設備需要支持不同的無線協議,如:Wi-Fi、ANT+、BLE、基于IEEE 802.15.4的專有協議等。一些設備需要支持多種協議。例如,某種腕表采用專有無線協議與心率監控胸帶通信,同時采用BLE與手機中的跑步應用進行通信。

          應用處理器/嵌入式控制器:

          主處理器的選擇僅僅取決于設備的類型與功能。例如,ARM cortex-M控制器可以驅動簡單的腕帶,但是智能手表需要采用應用處理器,以便運行Android等復雜的操作系統。

          如前所述,32位ARM處理器常用于驅動可穿戴設備,因為其能夠提供最佳性能與高能效。賽普拉斯的等現代控制器完全利用ARM架構的功能優勢在單個芯片中集成了高級模擬功能、可編程數字功能以及ARM cortex-M內核等。

          一些高級設備采用獨立的協處理器把傳感器數據處理工作從主處理器上轉移出來。之所以需要這么做是因為設備可能具有需要實時分析以及CPU支持的傳感器數據負載。此功能稱為傳感器集線器或傳感器融合。下圖說明了傳感器集線器在可穿戴系統中的作用。

          圖1 – 傳感器集線器在可穿戴系統中的作用

          操作系統:

          根據類型和所提供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特定的操作系統。例如,一個用于監測溫度、采用3軸加速計測量運動以及用單色段式LCD顯示時間的簡單腕表可以運行輕量型RTOS,而用于擴展手機功能的智能手表需要運行Android等高級操作系統。

          同時,傳感器集線器需要具有上下文感知算法的特殊固件。

          市場細分

          至此我們已經了解了典型可穿戴設備的需求,相應地進行市場細分也十分重要。正確的市場細分使設計人員能夠開發合適的產品,同時幫助用戶選擇最佳設備。下表根據設備功能進行市場細分。表格中細分市場的復雜性自上而下增加。

          表1 – 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細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MCU 可穿戴技術 PSo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市| 宜兴市| 大宁县| 中江县| 乌兰县| 理塘县| 安徽省| 宁蒗| 闽清县| 丽江市| 甘泉县| 灵寿县| 镇平县| 浠水县| 霍邱县| 太仆寺旗| 汨罗市| 阳新县| 抚远县| 长汀县| 信丰县| 英吉沙县| 吉林市| 桑日县| 重庆市| 古田县| 东乡| 成都市| 满城县| 浦北县| 买车| 兴安县| 博客| 蛟河市| 渝中区| 汉阴县| 庆城县| 报价| 大丰市| 平阳县|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