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量子通信:永遠解不開的密碼

        量子通信:永遠解不開的密碼

        作者: 時間:2010-06-28 來源:網絡 收藏

        科幻電影里常有這樣的場景:乘客走進“超時空傳送機”,機器開始運轉,一眨眼乘客就被傳送到數萬光年以外的星系。近日,中國科學家在“”方面的順利進展——實現了目前世界上最長距離的“傳輸”,引起了公眾的普遍好奇,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些媒體的報道中,把的性質理解為上述的“超遠距離瞬移”——從地球遁去火星,耗費時間為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0942.htm

          實際上“量子通信”倒沒有這么神奇。這種通信技術的激動人心之處,不在于傳播信息的速度,而是它“絕不泄密”的本事。

          “科學家所做的,就是尋找合適的方法,讓量子通信能夠逐漸增加距離,最終投入實用。”在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量子信息學家韓正甫看來,中國科學家近年在這一領域的持續進展,讓量子通信技術開發的前景越來越光明。

        為什么量子通信能不被竊聽

          先回頭說說量子理論,20世紀初的實驗發現,能量或物質細小到一定限度,就無法被準確測量了(測不準原理)。因為測量意味著干涉,當被測量物微小到了極限,就不可能不被測量完全改變。理論上完美到極致的顯微鏡,對于一個量子級別的粒子也束手無策,因為一“碰”就毀壞了粒子的待測狀態。

          量子理論作為現代物理學的核心理論,百年來被無數次證明和應用,也被每一個物理學家熟知。而利用量子效應來保護通信密碼的創意,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人提出的。

          這個想法的實質在于:假如讓量子態的粒子攜帶密碼信息,就不會被半路監測和盜取了。換句話說:如果信息僅“附著”在一個光子或電子上,當間諜“偷聽”時,信息就被偷聽動作改變了??恐鴺O端“脆弱”,這條信息通道可以保證內容的絕密。

          科學家如何利用量子來傳輸信息呢?這就要用到“”的物理特性。

        :永遠同步的雙胞胎

          《格林童話》里提到:一對雙胞胎兄弟心靈相通,即便是分道揚鑣天各一方,弟弟遇難,哥哥即刻得知。

          在微觀世界里,也有“心靈感應”的可能。這就是曾被愛因斯坦稱作“幽靈般的超距離作用”的“”。根據量子力學,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糾纏關系,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只要一個粒子發生變化就能立即影響到另外一個粒子,即兩個處于糾纏態的粒子無論相距多遠,都能“感知”對方的狀態。

          量子糾纏現象,使得光子、電子甚至是原子之間能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從而傳遞信息。理論上講,這種糾纏可以使兩點之間,不論距離的即時通信順利完成。這種“超距離通信”不僅讓人們感到新奇,而且給了科學家利用它來傳遞密鑰的機會。

        隨機狀態:偷不走的密碼本

          以往無論是二戰時德軍、日軍的電報密碼本,還是防盜版用的軟件加密算法,總有被人偷走或破譯的危險。然而,靠著量子糾纏的特性,科學家就可以給出一個無法竊取、也無從破譯的密鑰——你知我知,天不知地不知。

          只要制造一對糾纏的粒子A和B,分別給信息的傳送人和接收人,這對粒子就好像古代戰爭用的虎符一樣,總是嚴格吻合的。

          A粒子的狀態,在傳送人的測量下,表現為一系列隨機值;由于A和B糾纏互感,所以十萬八千里外的B粒子,也表現出了一系列的對應值。也就是說,發信人和收信人掌握了同一套隨機數列——這就是密鑰。

          密鑰的載體是量子態的粒子,所以不能被半路偵測(測不準原理)。有了絕對安全的密鑰,傳送人可以放心大膽地把信息加密后傳出去了。偷窺者會對這些加密信息束手無策。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青州市| 奈曼旗| 卫辉市| 阿拉善右旗| 海南省| 临夏县| 黄陵县| 尼木县| 昂仁县| 鄂尔多斯市| 卢氏县| 汉寿县| 内丘县| 东安县| 太谷县| 沾益县| 南溪县| 遵化市| 双牌县| 开鲁县| 观塘区| 分宜县| 三都| 桦甸市| 博客| 合山市| 义乌市| 禄丰县| 安宁市| 江源县| 徐州市| 东平县| 黎川县| 遂溪县| 新建县| 淄博市| 凌海市| 宜兰县| 天等县|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