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CDMA無線網絡資源增效措施

        CDMA無線網絡資源增效措施

        作者: 時間:2012-08-21 來源:網絡 收藏

        1 思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60048.htm

        提高無線系統利用率就是要充分挖掘網絡潛能,在不降低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有的信道、設備資源和網絡容量,盡力減少超忙小區和超閑小區的比例,吸收更多的有效話務量,努力提高投入產出比。

        網絡資源總體思路如下:

        (1)網絡規劃階段,根據市場的話務量預測,合理規劃站點和配置;

        (2)排除網絡存在的故障,確保網絡正常運行;

        (3)緊密結合市場發展,均衡小區負荷,對網絡進行動態“拆閑補忙”,盤活現有網絡閑置資源;

        (4)針對目前分布系統利用率低的特點,對現有分布系統和直放站、RRU等網絡資源進行改造與優化,擴大覆蓋面,提升現有信源利用率;

        (5)對現有資源進行監控和分析,定期向前端部門反饋網絡話務分布情況,為市場營銷策略提供參考。

        2 資源關鍵點

        網絡資源分為核心網絡資源和無線網絡資源,其中無線網絡資源主要包含傳輸資源、BSC資源、無線空口資源等三部分。無線網絡資源增效是在排除網絡設備故障、傳輸資源瓶頸和BSC資源配置等問題基礎上,對無線空口資源進行深入、詳細的分析及優化。

        (1)傳輸資源

        傳輸資源主要有三種傳輸鏈路,分別為:BTS與BSC之間的Abis鏈路、BSC與MSC之的A1/A2鏈路和BSC之間的A3/A7鏈路。

        (2)BSC資源

        BSC資源主要體現在信令處理能力和話務處理能力上,BSC的資源包括每塊處理板CPU負荷、聲碼器及PCF配置、信令鏈路配置等。

        (3)CDMA無線空口資源

        CDMA無線空口包括:CDMA 1X無線空口的尋呼信道資源、接入信道資源和業務信道資源;CDMA EV-DO無線空口的控制信道資源、接入信道資源、業務信道資源和時隙資源等。

        3 CDMA無線網絡資源增效實施流程

        3.1 實施總流程

        CDMA無線網絡資源增效實施總流程:

        3.2 實施子流程

        (1)傳輸資源增效流程

        (2)BSC資源增效流程

        (3)無線空口資源增效流程

        4 CDMA無線網絡資源增效措施

        4.1 優化尋呼信道資源

        (1)尋呼機制不合理引起的尋呼信道異常

        優化尋呼機制,可結合Cluster Paging及IS Paging方式,優化尋呼策略或優化登記周期等參數,減少尋呼信道負荷,解決擁塞。

        (2)短信引起尋呼信道擁塞

        降低MSC側短信走業務信道的觸發門限,從而減少短信對尋呼信道的占用;對于SP群發短信,可在MSC側通過短信流量控制手段來緩解擁塞;在話務量不高的情況下可以通過GPM消息合并方式或根據實際情況配置多尋呼信道,但考慮增加尋呼信道對其他資源(前向功率、Walsh碼等)的影響,須謹慎使用。

        (3)高話務量引起的尋呼信道異常

        因載頻的話務量過高導致的尋呼信道負荷異常高,可以通過小區話務均衡或擴容以減少載頻的話務,從而降低載頻尋呼信道的負荷。

        (4)LAC區規劃不合理引起的尋呼信道異常

        LAC區的規劃不應過大,其邊界應避免高話務區域或人流量大的交通要道,同時應避免LAC區嵌套現象。對于LAC區規劃不合理引起的尋呼信道擁塞,應重新調整LAC區的大小及邊界等,解決擁塞。

        4.2 優化接入信道資源

        (1)REG_ZONE規劃不合理引起接入信道擁塞

        REG_ZONE的規劃不應過小,其邊界不應位于高話務區域或人流量大的交通要道,同時應避免REG_ZONE嵌套。對于REG_ZONE規劃不合理引起的接入信道擁塞,應重新調整REG_ZONE的大小及邊界等。

        (2)登記機制設置不合理引起接入信道擁塞

        接入信道用于用戶接入或登記時的信令交互,過多用戶同時接入或登記(一般認為當接入信道負荷超過60%時),會引起接入信道擁塞。對此,可優化登記機制加以解決,如調整TOTAL ZONE、ZONE TIMER等參數,改善多個位置區交界處頻繁登記的現象;或優化REG_PRD等參數,優化登記周期,解決擁塞。

        (3)接入參數設置不合理引起接入信道擁塞

        優化接入信道參數,如接入初始功率偏置、功率增量、接入試探數、最大接入消息信息包長度和接入信道前綴長度等,減少接入碰撞概率,提高接入信道容量及性能,從而解決擁塞。

        (4)話務量過大引起小區接入負荷過高

        如果是單個小區話務量過大,可以合理調整小區覆蓋以均衡小區間話務;如果區域性話務量過大,可以采取增加載頻解決。

        4.3 優化CE資源

        CE(Channel Elements)資源利用率不合理,需要結合Walsh碼話務量、CE負荷、軟切換比例及前向功率負荷等進行分析,避免解決該類資源不足時引起其他資源擁塞。具體手段如下:

        (1)可以通過調整天線的高度、下傾角、發射功率等方式,收縮高負荷基站的覆蓋范圍,并根據實際情況擴大相鄰空閑基站的覆蓋范圍,減少基站話務負荷,解決擁塞。

        (2)如果基站小區的軟切換區域位于話務密集區,會因軟切換占用大量資源,可通過調整天線方位角等方式調整基站的覆蓋范圍,合理配置資源。

        (3)“拆閑補忙”,對現有基站進行調整,將閑基站的過剩CE資源調配到忙基站,使CE資源得到更為合理的利用。

        (4)如果基站的軟切換比例過高,可以調整本基站小區及相鄰基站小區的切換參數或使用動態軟切換算法,來降低軟切換比例,解決高負荷。但降低軟切換比例通常會減弱小區的邊界覆蓋或抗信號突變能力,須謹慎使用。

        (5)對于基站密度較高的區域,可以通過新建獨立信源加室內分布系統的方式吸收話務,解決網絡CE不均衡。

        4.4 優化Walsh碼資源

        Walsh碼資源不足需結合Walsh碼話務量、CE負荷、軟切換比例和前向功率負荷等因素綜合分析,避免引起其他資源的擁塞。

        (1)Walsh碼局部忙區

        ◆如果軟切換比例過高,可通過覆蓋控制調整小區邊界,也可優化參數或采用動態軟切換算法,來降低軟切換比例。

        ◆如果扇區各載頻間Walsh碼負荷差異較大,可采用載頻間負荷動態均衡方法,均衡Walsh碼。

        ◆如果扇區各載頻Walsh碼負荷差異不大,可通過覆蓋控制功能,收縮高Walsh話務量小區的覆蓋范圍,并根據實際情況擴大相鄰空閑小區的覆蓋范圍,減少高Walsh話務量小區的負荷,避免由于Walsh碼不足導致擁塞。

        (2)1X高速數據業務占用Walsh碼資源過多

        ◆功率受限情況下,可優化參數以限制高速數據業務的接入,同時充分考慮語音業務及數據業務之間的平衡。可以設置語音業務Walsh碼預留個數,或數據業務的最高速率,提高高速數據業務申請門限,避免Walsh碼占用過多。

        ◆功率不受限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RC4配置方式或RC3/RC4自適應機制。RC4使用場景的建議:RC3用于語音以及數據FCH,RC4用于SCH。

        4.5 優化前向功率資源

        前向功率資源不足需結合Walsh碼話務量、CE負荷、軟切換比例和前向功率負荷等因素綜合分析,避免引起其他資源的擁塞。

        (1)基站前向功率不足,其他資源(Walsh碼、CE等)負荷也很高

        可以通過小區分裂、增加站點或者增加載頻來解決。對于基站密度較高的區域,可以通過新建獨立信源加室內分布系統的方式吸收話務,解決網絡擁塞問題。

        (2)基站各載頻話務量差異較大,前向功率負荷差異也較大

        首先檢查有無設備故障或者干擾,其次可進行載頻間負荷動態均衡,解決擁塞。

        (3)基站各載頻話務量差異不大,鄰近基站前向功率負荷不高

        ◆可以通過調整天線的高度、下傾角、發射功率等方式,收縮擁塞小區的覆蓋范圍,并根據實際情況擴大相鄰空閑基站的覆蓋范圍,減少小區話務負荷,解決前向功率不足。

        ◆如果小區的軟切換及更軟切換區域位于話務密集區,會因軟切換及更軟切換占用大量資源,可通過調整天線方位角等方式調整小區邊界,解決前向功率不足。

        ◆如果小區的軟切換比例過高,可以調整本小區及相鄰各小區的切換參數或采用動態軟切換算法,來降低軟切換比例,避免前向功率不足。但降低軟切換比例通常會減弱小區的邊界覆蓋或抗信號突變能力,須謹慎使用。

        (4)設置不合理引起前向業務信道功率不足

        前向功率控制參數設置不合理(如FPC_INIT_SETPT、FPC_MIN_SETPT、FPCMAX_SETPT、FPC_FER和FPC_SUBCHAN_GAIN等參數),會導致發射功率過大,浪費前向功率。另外,前向每FCH、SCH的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設置也會影響前向功率資源的消耗,導致前向功率不足。因此,可通過優化功率控制以及業務信道允許的最大及最小發射功率等參數,減少不必要的功率消耗,避免前向功率不足。

        同時可適當調整導頻信道、尋呼信道、同步信道的功率占比,但這種調整會影響前向覆蓋半徑,須謹慎使用。

        4.6 優化反向功率資源

        RSSI是否正常,是反向通道是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標志,其對通話質量、掉話、切換、擁塞以及網絡的覆蓋、容量等均有顯著的影響。因而,在實際的網絡中,需消除RSSI異常現象,以保證網絡的正常運行。

        (1)設備硬件故障,可能導致反向通道斷開或設備產生自激,使RSSI異常

        通過網管查看故障告警,排除設備故障。

        (2)天饋系統工程質量問題,引起RSSI異常

        如果跳線接頭制作不好,或分集連接線出錯導致主集或者分集RSSI全天都很高,可以通過重新制作接頭或正確連接分集,解決RSSI過高。

        (3)REG_ZONE區規劃或參數設置不合理,導致終端頻繁登記等引起RSSI異常

        REG_ZONE的規劃見4.2節第1部分。

        優化登記機制,如調整TOTAL ZONE、ZONE TIMER等參數,改善多個位置區交界處頻繁登記現象;或優化REG_PRD等參數,優化登記周期,解決擁塞。

        (4)外部干擾引起RSSI異常

        原因可能是網絡頻段受到干擾或直放站干擾,如與軍隊或行政機關使用的頻段相近或相沖突,使基站接收底噪抬高,形成干擾。首先,使用掃頻儀在該基站測試排查干擾,確保上行無線環境良好;然后,檢查直放站的增益是否過大、元器件有無故障、反向半徑是否設置過大,用戶無法進行正常登記,導致RSSI異常。

        4.7 優化EV-DO前向時隙資源

        當平均時隙占用率>75%,且由于時隙資源不足造成用戶感知度下降時,可以依據不同的場景,采取相應的優化手段。

        (1)單用戶吞吐量低且等效用戶數較少

        這種現象大都是由于少量的用戶處于較差的無線環境下導致的,應考慮通過天饋調整或增加基站來加強相關區域的覆蓋,改善無線環境,降低前向重傳率。

        (2)單用戶吞吐量低且等效用戶數多

        ◆增加載頻或采用小區分裂方式。對于基站密度較高的區域,可以通過新建獨立信源加室內分布系統的方式吸收話務,解決網絡擁塞問題。

        ◆判斷是否存在越區覆蓋的可能。如果存在越區覆蓋,可以考慮調整天饋的下傾角。在基站密集區域,在不影響覆蓋的前提下,也可以考慮降低基站的發射功率。

        ◆如果是多載波區域,且載波間時隙占用率不均衡,可以考慮使用基于時隙的硬指配算法。

        ◆使用多用戶包功能,優化前向調度算法,提升單時隙吞吐能力。

        (3)單用戶吞吐量高且等效用戶數較少

        尚待觀察。

        5 結束語

        無線網絡資源利用率是衡量電信運營商運營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網絡資源增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技術人員在平時網絡維護中不斷進行優化,使無線網絡資源利用率最大化。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上饶市| 射洪县| 顺昌县| 三门县| 寻乌县| 大兴区| 鄢陵县| 达孜县| 社旗县| 蕉岭县| 莒南县| 柳林县| 安溪县| 钟祥市| 莱芜市| 原平市| 临猗县| 赤城县| 沅陵县| 宣城市| 广宗县| 桃园市| 项城市| 永春县| 桑植县| 桐乡市| 永宁县| 鹤山市| 栾城县| 泸州市| 搜索| 罗定市| 泊头市| 花垣县| 六枝特区| 甘孜| 西青区| 伽师县| 铁岭县|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