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RFID在整車物流管理中的應用模式與設備選型

        RFID在整車物流管理中的應用模式與設備選型

        作者: 時間:2012-12-25 來源:網絡 收藏

        根據標簽的具體應用場景,可以將系統的應用分為兩種應用模式。對于應用模式的選擇,應當根據實際場景環境以及擁有的技術條件,因地制宜的選擇其中的一種。本文主要介紹了標簽在整車物流的應用模式和設備選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9906.htm


        RFID的應用模式

        與目前使用范圍較廣的條形碼技術相比,RFID技術除了可以省去人工操作,還具有防磁防水、耐高溫、使用壽命長和識別距離遠等優勢。此外,由于標簽上的數據信息可以加密并且可以修改,因此使用起來也更加方便。RFID的普及和應用將為物流等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由于RFID技術的特殊性,RFID在實際應用中的模式主要體現為的應用模式。一般表現為兩種模式,一種為“工具型”應用模式;另一種為“資源型“應用模式。

        在工具型應用模式中,是將RFID設計成一種專業工具,該工具支持“應用系統”能夠提供數據的功能服務。由于具備“自動識別”功能,這種應用中RFID的基本價值在于自動采集工具,在完成被標識物的自動識別之后其價值就體現完畢。這種工具型模式的應用系統,一般適用于單一的閉環作業環境,其運行運營方式一般為業主“自建、自營、自用”。工具型應用系統提供的服務主要表現為“功能服務“,對外部的關聯采用后臺或者數據庫級的互聯互通關聯方式,前端RFID標簽與讀寫器設備并不對外開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系統是一種“閉環系統”。工具型應用案例最早出現于西方發達國家的“電子錢包”、“電子門禁”、“身份識別”、“產品標識“、“電子通行卡’’等,近年來在我國各行各業中的也有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大部分都是根據國外的發明以及形成的范例和運作模式移植而形成的市場應用,以閉環式工具型應用為主體。但近年來RFID標簽應用中價格敏感度在逐步上升,成本問題越來越受到應用業主的關注,單純依靠單個應用主體承擔全部費用。在此情況下,要實現這種閉環式工具型系統實現規模化的發展和應用,重點需要突破RFID標簽低成本瓶頸,以達到人們預期目標一一相對較低的價格,至少與目前廣泛使用的條形碼價格相似。


        隨著RFID在我國制造業的廣泛應用,RFID在制造業中應用模式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人們試圖以制造業為突破口,同時將RFID在應用領域中的“模式”形成一種“范式”加以推廣,使得該模式能夠復制或者移植到其他行業中去。文獻[7]和[16]將RFID在制造業中的應用分為水平分布式應用(沿著物理的、企業范圍內的空間)和垂直分布式應用(沿著信息層次)兩種方式(模式),在水平分布式應用模式中,系統部署有三個選擇層次,即集中實現、單元級分布以及PLC設備級分布,實現RFID信息在控制高層MES客戶端的集成:在垂直分布式應用中,RFID信息只在需要被使用的控制層中得到利用,數據不需要貫穿整個系統層次路徑。從根本上來看,無論是水平分布式應用還是垂直分布式應用,強調的是RFID系統的部署方法或者模式,RFID的應用場景,仍然只限于單個企業,RFID所充當的角色,依然是一個信息采集手段,所采集到的信息并沒有在作為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一種信源信息,因此從本質上來說,這兩種應用仍然屬于閉環式工具型的應用。

        資源性應用模式是把RFID的設計開發為“信源’’,將電子標簽作為被標識物的“身份特征信息”和“管理基礎信息”,為被標識物建立“電子鏡像”并映射在基于RFID技術所建立的“數字化虛擬環境“中,以實現對被標識物實景的信息描述,支持面向被標識物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這種“資源型”的應用系統,提供的主要是“信息服務”,與后臺數據存儲密切相關。資源型應用系統的核心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需要一種商業化的運作模式,需要多個環節協同合作,對外提供的是“社會化服務“。在這種模式下,打破了原有的單一型應用主體的界限,涉及的價值鏈長、服務節點多、服務面廣、服務內容豐富,因此其應用成本在眾多的服務環節被分解,由多個應用主體共同分擔費用成本,因而系統整體“性價比”高。這種資源型模式的應用系統,一般適用于開環作業環境。就RFID國際應用情況來看,這種開放式的應用還沒有得到普及。特別要強調的是“資源型應用“使RFID技術成為了一種特殊的信息資源開發應用技術,而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標識”技術和“識別”技術,它注重的是跨平臺的RFID信息服務體系和跨平臺的交換技術的建設,并建立廣泛的RFID信息采集體系和共享體系,對所有的環節采集的信息進行分散存儲和統一交換,建設成行業、區域的RFID應用信息的社會化公共平臺。在資源型應用模式下,從RFID技術核心價值出發,可以從兩個方向構建系統的應用價值:前端方向和后端方向。前端方向著重對作為被標識物信源的RFID標簽的開發,通過對標簽的多環節、多用途、多服務對象的設計,構建以標準信源為基礎的價值鏈。后端方向體現于RFID應用系統的后臺,通過采集被標識物的各種信息形成資源數據庫,然后再對這些數據進行挖掘,形成“服務信息”。雖然前端方向的價值鏈構建模式是一種理想的、技術核心價值發揮最充分的應用模式,但對于RFID的應用技術要求高,實現難度大。同時,由于后臺系統開發的技術和數據挖掘、分析技術相對成熟,對各種不同格式數據的編碼和解碼也相對容易。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上蔡县| 玉溪市| 铜鼓县| 南昌市| 连州市| 武义县| 溧阳市| 宜丰县| 乐陵市| 林州市| 桐梓县| 元谋县| 孟村| 石林| 马公市| 什邡市| 桐梓县| 新宁县| 东台市| 阿荣旗| 禄丰县| 灵宝市| 友谊县| 翼城县| 西乌| 开封县| 长乐市| 马龙县| 龙川县| 卓资县| 鱼台县| 军事| 休宁县| 慈利县| 浦北县| 贵阳市| 定日县| 格尔木市| 惠安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