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小型蜂窩解析——速度和數量問題

        小型蜂窩解析——速度和數量問題

        作者: 時間:2013-03-11 來源:網絡 收藏

        由于市政部門的審批手續繁瑣,因此新基站地址(基站塔和用于安裝基站箱的臨近空間)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耗時越來越長。安裝基站的主要成本來自物業獲取成本和工程建設成本。就典型的基站而言,電子設備的成本僅占基站總建設成本的不足20%。在擁擠的城區或郊區建立蜂窩基站,除了選址空間有限這個難題以外,鐵塔的視覺影響也會讓事情變得更糟,造成市政審批難度不斷加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9861.htm


        采用架構,可以在距離RRH數英里外的位置安裝基站箱,從而可以靈活地在建筑物、電線桿旁邊安裝小型RRH單元。這種RRH小型單元可以顯著降低視覺影響,并改善覆蓋效果(臨近最終用戶)。最終,通過中心站對多個遠離RRH單元的基站箱(也成為云RAN)進行統一控制的這種方法成為可能,這樣多家運營商就有可能通過虛擬化技術來共享高性能硬件。未來,還有可能把基站布置在數據中心內部,利用臨近應用服務器和應用/用戶數據的優勢來提高網絡效率,開創新的業務和機遇。另一方面,遠程無線電頭端也將不斷靠近最終用戶。


        架構部署在擴展前端—回程網絡(front-haul network)或基站與遠程無線電頭端之間的連接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正在敷設將RRH連接到基站的專用光纖。同時也需要進行技術創新,引入服務優先級分類以維持合適的確定時延水平和端到端時間延遲管理,實現通用介質共享。


        就在架構為擴展網絡容量提供可行性解決方案方面取得緩慢進展的同時,近期作為一種替代性方案悄然崛起,掀起了新一輪行業聚焦和一系列創新。尚無行業標準加以規定。一般來說,指使用小型緊湊機箱的完整基站,可方便地安裝在電線桿和建筑物外墻上。小型蜂窩的發射功率介于250毫瓦到5瓦之間,覆蓋范圍在50米到5千米之間。支持32/64個以上用戶且半徑為100米的小型蜂窩在人口密集的城區可能最為常見。小型蜂窩成本極低,預計約為典型宏蜂窩的1/10左右。可考慮在宏蜂窩機箱內布置由5到10個甚至更多小型蜂窩組成的集群,作為增大網絡容量的支持設備,主要用于滿足數據業務需求。可使用小型蜂窩網關控制小型蜂窩,使之與相鄰小型蜂窩和上級宏蜂窩協調工作。負載均衡和蜂窩間干擾管理將是小型蜂窩網關控制的重要參數。


        圖3,以宏蜂窩輔助集群的方式部署小型蜂窩。

        雖然小型蜂窩擁有大量優勢,正在強烈地刺激推動行業創新,但要實現更廣泛的部署仍面臨著各種嚴峻的挑戰。其中小型蜂窩回程是主要的障礙之一。根據具體部署場景,能否從回程解決方案工具套件中選取恰當的回程解決方案是簡化部署的關鍵所在。但這會給在小型蜂窩中集成回程技術帶來相當大的難度。使用兩個機盒(一個用于小型蜂窩,一個用于回程)的方式,從長遠來看不具可行性。小型蜂窩無線接入網絡(RAN)在移動回程層級中新增一層,進一步加大了已經捉襟見肘的移動回程接入網絡的壓力。部署小型蜂窩的另一大障礙就是需要行業標準和真正可互操作的框架,以確保小型蜂窩與相鄰蜂窩和平共存。小型蜂窩應像自優化網絡實體一樣良好運行。如果管理不善、控制不好,蜂窩間干擾協調和動態負載均衡就會成為問題,導致網絡整體性能低下。雖然困難重重,小型蜂窩技術仍有很大的希望從容應對無止境增長的網絡容量需求。


        總而言之,小型蜂窩部署數量與速度將取決于行業找到解決小型蜂窩問題解決方法的速度,以及分布式基站架構運用和推廣的程度。作為擴展現有宏蜂窩的遠程無線電頭端和有源天線系統,在許多情況下具有同樣的吸引力。毫無疑問,分布式基站架構和小型蜂窩這兩種創新型技術將同時得以部署,共同提高網絡容量。小型蜂窩部署的簡便性,小型蜂窩回程網絡的安裝與維護成本,以及小型蜂窩集群連同宏蜂窩網絡的總體性能,預計將是影響未來幾年小型蜂窩推廣與使用量的部分主要因素。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金乡县| 东乡| 甘德县| 武威市| 施甸县| 资兴市| 白沙| 修武县| 富宁县| 高安市| 云梦县| 仪陇县| 宣威市| 宜良县| 林周县| 清原| 谢通门县| 石阡县| 青海省| 丘北县| 广安市| 荣昌县| 平昌县| 邵武市| 阳原县| 环江| 南阳市| 界首市| 太原市| 保山市| 襄汾县| 丹寨县| 文化| 德保县| 夹江县| 乌拉特后旗| 教育| 萍乡市| 景洪市|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