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波導—微帶密封過渡結構
4 過渡結構的制作與測試
測試采用背對背形式,兩個過渡結構由一段15mm長的微帶線聯接。
圖5 測試結構剖面圖
測試儀器使用Agilent公司的10MHz—40GHz矢量網絡分析儀,旋動調節螺釘得到最佳的傳輸性能,如圖6所示。
圖6 測試結果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28GHz—32GHz頻率范圍內,回波損耗小于-18dB,插入損耗小于0.7dB(其中包括15mm長的50Ω微帶線的損耗)。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基本一致,插入損耗較仿真結果略大,這是由裝配誤差引起的。
圖7 實物照片
5 結論
本文介紹了一種直通方向的波導—同軸探針—微帶過渡結構,這種結構與以往所用的過渡結構相比,其主要優點在于既解決了波導—微帶探針過渡、波導—鰭線—微帶過渡等結構普遍存在的氣密性的問題,而且具有波導接口—同軸探針—微帶線直通的聯接方向,比傳統的E面插入的波導—同軸探針—微帶線過渡結構更有利于小型化集成。由于調節螺釘可以對裝配誤差進行一定的補償調節,這種新結構受裝配工藝水平的影響也較其他結構更小。但是,這種結構的帶寬較窄,有待進一步改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