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什么是Factorized Power Architecture——突破傳統的分布式電源結構

        什么是Factorized Power Architecture——突破傳統的分布式電源結構

        作者: 時間:2007-01-22 來源:網絡 收藏
          電子設備或系統的發展對所需的電源要求持續增加,系統需要的電源規格不一,但大致發展趨勢是輸出不斷增多及分散,負載瞬變更快速,負載電壓較低而電流卻極大,以及電路板趨向密集。設計師不得不去尋找一些細小封裝、高效率、高電流密度的DC-DC轉換器,還需顧慮不斷壓縮的成本。目前市場上的功率產品及相應的功率結構已被應用盡至,達到它們所能發揮的功能極限,很難再進一步改良。本文要介紹的是一項創新的電源功率構筑——分比功率架構(Factorized Power 或 Factorized Power Architecture),簡稱FPA及實現這項架構的嶄新功率組件——V·I芯片(VICs)。

          首先回顧開關電源面世后的應用發展情況,起初的電源是集中式的(Centralized Power),即系統全由一個獨立電源供電,它的優點是成本效益佳,散熱及電磁兼容可容易集中處理,及它不占系統上其它電路板空間;但是很難傳輸或分布低電壓高電流,動態響應劣,要更變設計則須重新做一臺電源,即不適合作“規模可變”(Scalable)設計。后來高密度“磚塊式”的DC-DC轉換器部件或模塊面世后,促成分布式功率架構(Distributed Power Architecture)的發展,這在通訊領域的應用尤為顯著。通訊設備常由一片一片電路板插咭組成,不難想象,需要分布式功率。這種電源架構能簡單地作并聯、冗余設計,完全可以更變規模,并且瞬變響應優越;但是成本提高了,功率的分布應用一連串的模塊,隔離、穩壓在電路上重復又重復,EMI濾波及輸入保護也在電路多個節點重復,電路板被占用了不少的“電源空間”,這迫使分布式功率演化出一項分支稱為中轉總線架構 (Intermediate Bus Architecture),它的特征是由一個隔離式“磚塊”部件或總線轉換模塊(IBC)供電給一連串的非隔離負載節點轉換器(niPOL),niPOL靠近負載發揮電壓轉變及穩壓,很多更具備同步整流因而效率高,價格也相宜,成本相對下降,這種架構才出現了不久。

          但它存在幾項嚴重缺點不易克服;如總線轉換器需靠近niPOL,仍占去不少電路板面積。niPOL不備隔離作用而使負載面對潛在高壓危險,不隔離在電路上布線也較困難,需注重回路環路、噪聲耦合等難題。中轉總線電壓(Intermediate Bus Voltage)通常為12V,該電壓要顧及兩項取舍;對高效功率分布,12V電壓是過低,傳輸或分布功率時電流大、損耗多、極為不利。另一方面,對開關轉變電壓來說,12V則為太高了。12V轉到1.2V的開關動作占空比在10%左右,不利高效益的niPOL轉換器設計。上述兩方面相抵觸,中轉電壓很可能在不同場合需要專門選定,例如12V, 5V, 3.3V。意味系統的將來發展難具簡易統一性。此功率分布方式似不是長遠的理想選擇。

          一項創新的功率轉換方式已由Vicor公司發展開來,稱為分比功率架構 (Factorized Power Architecture),能大幅改進功率系統的性能、成本、可靠性。它由相關的嶄新組件稱為V·I芯片來實現。V·I芯片目前有兩種,分別為預穩定壓模塊(PRM)及電壓轉變模塊(VTM)。要了解它們是什么,先回顧功率轉換的三個基本功能組成,即隔離、變壓、穩壓。一個完整的DC-DC轉換器具備這三項功能,中轉總線轉換器(IBC)則通常只具隔離及變壓功能,而niPOL轉換器則存在變壓及穩壓功能,IBC及niPOL合起來當然就能實現全三項功能并且重復了變壓功能,是一種最少兩級的電壓轉變串成方式,如前文所述,中轉總線電壓不好選定。

          相反,PRM只有穩壓功能,VTM則只具變壓、隔離功能,PRM及VTM合起來就更能簡易實現全功能DC-DC轉換器,它們就組成了突破性的分比功率架構——Factorized Power Architecture或FPA。圖1顯示該功率分布方式的功能組成。

          該架構的首個模塊為預穩定壓模塊(PRM)。它把輸入直流穩壓,輸出穩壓的分比總線(Vf),這個非隔離PRM器件效率高至99%。由于后面有隔離功能,Vf可被提高,從而電壓的分布輸送的I2R損耗較低,因此PRM可遠離負載點,即使是放在另一片電路板也可以,經驗設計師可體會到這是個極大設計優勢。負載節點上轉換器為電壓轉變模塊(VTM),它把穩壓而非隔離的PRM輸出作降壓或升壓輸出,并提供微電隔離,輸出電壓由其K比值決定,VOUT=Vf?K。VTM效率可高達97%,具特顯的動態響應及噪聲特性,80%負載階躍在100A/ms情形下,VTM能在200ns內反應,1ms內沉定,速度驚人,對于一些高速的微處理器供電,設計師大可改用PRM-VTM組合代替標準電壓穩壓模塊,能去除大量高成本,易損壞的負載端電容。

          VTM內部為零電壓/零電流開關(ZVS/ZCS)拓撲,固有地產生較低共模、差模噪聲,一個48V至12V的VTM輸出只帶1mF陶瓷旁路電容下,高頻紋波只有12mVpp(輸出的0.1%),表現遠勝傳統DC-DC轉換器相應處。VTM的輸出阻抗極低,低電壓單元只有約1mΩ,故即使在開環模式下,VTM的負載調整率也只是 /-4%的數量級。PRM-VTM更可作死循環操作進一步強化穩壓率。圖1所示就是死循環的使用,PRM對應負載變化而控制輸出Vf,Vf被上下微調以補嘗VTM的輸出阻抗效應(如上所述約為 /-4%),VTM的任務是變壓及隔離,PRM-VTM結合實現緊密穩壓、高效率、低噪聲及快速瞬態響應等性能,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表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9031.htm

          FPA的幾項應用例子。參考圖1、2、3示意,前文已述,圖1為死循環應用情形;圖2為開環的簡單應用,負載調整率是 /-4%左右,已相當不錯;圖3為單個PRM驅動多個VTM的應用,只需將最需要緊密穩壓的負載電壓反饋到PRM作死循環,圖中VTM對負載1輸出精確電壓。負載2及3仍能達 /-4%調整率。PRM-VTM還有很多其它的組合應用方式,極盡靈活,此處未能盡錄。

          VTM更可以并聯而且竟能不需均流控制!細看其資料顯示它具雙向傳輸功率能力,技術含量極為領先。PRM-VTM實行的分比功率架構(FPA)靈活性非凡,預示電源的應用將會有新景象。

          PRM及VTM都是球狀網陣(BGA)封裝器件,板內置放僅為4mm高,試比較標準1/4磚模塊穿孔置放時為12.7mm高度。占用的電路板面積:PRM或VTM為6.5cm2,而1/4磚模塊為21.3cm2。尺寸體積夠小了(圖4),功率又如何,一個雙芯片組合(單個PRM及單個VTM)能達500 W/in3系統水平功率密度,而在負載節點,密度更大于1000W/in3,等價于近500A /in3 的電流密度。現知道VTM的最大功率和最大電流分別為200W及80A。

          總結:分比功率(FPA)是突破傳統的功率分布方式,由BGA封裝的V–I芯片實行,重新調配了功率轉換的功能(變壓、穩壓及隔離),這種架構強化功率系統的性能、可靠性、靈活性,而成本卻反而下降。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1 分比功率: 隔離功能移近負載節點,Vf總線提高,產生多項優點: 強化性能、增加可靠性、減少組件、增強靈活性。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3:FPA應用的靈活性,PRM驅動多個VTM,死循環操作提供緊密穩壓到負載1;負載2及3調整率仍能是 /-4%數量級。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關鍵詞: 分布式電源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沂南县| 庐江县| 蕉岭县| 宁都县| 留坝县| 东宁县| 闽侯县| 西乡县| 桃园县| 漾濞| 玉龙| 堆龙德庆县| 义乌市| 乐清市| 江山市| 榆社县| 清水河县| 木兰县| 望奎县| 若羌县| 绥芬河市| 株洲县| 罗源县| 安塞县| 肥城市| 台南县| 保康县| 双流县| 秦皇岛市| 仁怀市| 大城县| 东源县| 织金县| 双城市| 昆山市| 诸城市| 陆丰市| 大渡口区| 华亭县|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