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Windows CE下驅動程序開發基礎(二)

        Windows CE下驅動程序開發基礎(二)

        作者: 時間:2006-12-09 來源:網絡 收藏
        函數SerInit接著調用函數Ser_InternalMapRegisterAddresses轉換地址并且映射地址,Ser_InternalMapRegisterAddresses在內部調用系統提供的HalTranslateBusAddress(Isa, 0, ioPhysicalBase, inIoSpace, ioPhysicalBase)函數將與總線相關的地址轉換為系統地址,參數1為總線類型,參數2為總線號,參數3為要轉換的地址(PHYSICAL_ADDRESS類型,實際是LARGE_INTEGER型),參數4指定地址屬于地址空間還是物理地址空間,參數5返回轉換后的物理地址。觀察HalTranslateBusAddress的源碼得知如果是在x86平臺,這個函數除了把參數3賦給了參數5其余什么都沒有做,而非x86平臺將inIoSpace的值置為0,表示一定是物理地址。在調用HalTranslateBusAddress前要確定從注冊表中得到的地址到底是屬于哪個地址空間的,例如:

        ULONG inIoSpace = 1; ///1表示是空間

        PHYSICAL_ADDRESS ioPhysicalBase = {iobase, 0}; ///相當于ioPhysicalBase.LowPart = iobase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8281.htm


          在地址轉換后就要將轉換后的地址映射到驅動程序(一般IST和應用程序一樣運行在用戶模式)能夠訪問的虛擬地址空間(0x80000000以下)和ISR能夠訪問的靜態虛擬地址空間中(0x80000000以上)。例如:

        ////如果地址屬于物理地址空間

        ioPortBase = (PUCHAR)MmMapIoSpace(ioPhysicalBase, Size, FALSE);
        TransBusAddrToStatic(Isa, 0, ioPhysicalBase, Size, inIoSpace, ppStaticAddress);


          MmMapIoSpace函數負責將物理地址映射到驅動程序能夠訪問的虛擬地址空間中,通過源碼分析MmMapIoSpace在內部分別調用:

        pVirtualAddress =VirtualAlloc(0, SourceSize, MEM_RESERVE, PAGE_NOACCESS);

        VirtualCopy(pVirtualAddress, (PVOID)(SourcePhys >> 8), SourceSize, PAGE_PHYSICAL | PAGE_READWRITE |
        (CacheEnable ? 0 : PAGE_NOCACHE));


          VirtualAlloc分配一塊和MemLen一樣大小的虛擬地址空間,因為參數1為0,所以內核自動分配。一般MemLen小于2MB,所以會在應用程序的地址空間中分配。VirtualCopy負責將硬件設備的物理地址與VirtualAlloc分配的虛擬地址做一個映射關系,這樣驅動程序訪問PvirtualAddress實際上就是訪問第一個寄存器。因為硬件設備寄存器的物理地址一定是在512MB(CE支持RAM的最大值)以上,所以除了最后的參數要加PAGE_PHYSICAL外,第二個參數物理地址也要右移8位(或者除以256)。

        映射硬件寄存器當然PAGE_NOCACHE是必須加的。TransBusAddrToStatic函數負責將物理地址映射到ISR能夠訪問的靜態虛擬地址空間中,當出現中斷共享時,ISR要負責訪問硬件設備的某一個寄存器來判斷中斷源,所以將寄存器的物理地址映射到靜態虛擬地址空間中是必要的(ISR只能訪問靜態的虛擬地址空間)。所謂靜態虛擬地址空間是指在OEMAddressTable中定義的虛擬地址空間(當然是0x80000000以上)。在x86平臺一般這個表只定義RAM的物理地址與虛擬地址對應關系,而硬件設備的寄存器地址并不在該表中定義,所以如果要創建一塊靜態的虛擬地址空間供ISR訪問,必須在此之前調用CreateStaticMapping函數在0xC4000000到0xE0000000虛擬地址空間中分配。TransBusAddrToStatic函數在內部就是調用了CreateStaticMapping函數。注:硬件設備的寄存器地址也可以在OEMAddressTable中定義。

        ////如果地址屬于IO空間

        ioPortBase = (PUCHAR)ioPhysicalBase.LowPart;
        *ppStaticAddress=ioPortBase


          這種情況只屬于x86平臺,是IO空間就可以直接訪問,即使是用戶模式。

          SerInit函數接著初始化SER_INFO結構體成員,之后調用SL_Init函數,這個函數在ser16550中定義,負責初始化SER16550_INFO結構體,在這個結構體中保存串口8個寄存器的地址。SerInit函數執行完畢后COM_Init函數創建接收緩沖區,然后調用StartDispatchThread函數初始化中斷并且創建IST。StartDispatchThread函數在內部調用InterruptInitialize函數關聯SysIntr和Event,然后調用InterruptDone函數告訴內核當前串口可以中斷處理,接著調用CreateThread函數創建IST線程。(over吧,再往下說就和串口硬件有關了,看多了沒注釋的代碼我也煩!!)



        關鍵詞: IO 寄存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澄迈县| 翁牛特旗| 钟山县| 保靖县| 桐城市| 长顺县| 固阳县| 杭州市| 原阳县| 南澳县| 北碚区| 黎平县| 壶关县| 鸡泽县| 竹北市| 鄂温| 望谟县| 白银市| 综艺| 澎湖县| 宁陕县| 西安市| 板桥市| 平江县| 阜新市| 岗巴县| 巢湖市| 同德县| 祁阳县| 峨边| 麻城市| 科技| 淮安市| 石阡县| 冀州市| 永泰县| 鹤壁市| 洛宁县| 湖南省| 万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