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CPLD譯碼的DSP二次Bootloader方法介紹

        基于CPLD譯碼的DSP二次Bootloader方法介紹

        作者: 時間:2012-05-17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7505.htm


        2.2 VHDL程序設計

        目前系統主頻越來越高,運算速度越來越快,利用小規模邏輯器件的方式已不能滿足系統性能的需求。器件以其嚴格的時序、快速的、良好的可編程性成為系統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

        本文利用的快速邏輯譯碼功能,模擬了一個FPR寄存器來控制Flash的高位地址線。VHDL語言源程序如下(篇幅有限,這里省略實體端口聲明及中間信號定義):

        begin
          fce =ce1;
          foe =aoe;
          fwe =awe;
          h_addr =a13;
          l_addr =a3a2a1;
          datain =d5d4d3d2d1d0;
          facs =′1′ when h_addr=′1′
          and ce2=′0′ and l_addr='000'
          else ′0′; --CE2 0x400000
          FPR:process(facs,awe,reset)
          begin
           if reset=′0′ then
           fa=″000000″;
          else if reset=′1′ then
           if awe′event and awe=′1′ then
           if facs=′1′ then
        fa=datain(5 downto 0);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dataout=fa when aoe=′0′ and facs=′1′
        else ″ZZZZZZ″;
          d5 =dataout(5);
          d4 =dataout(4);
          d3 =dataout(3);
          d2 =dataout(2);
          d1 =dataout(1);
          d0 =dataout(0);
          fa18 =fa(18);
          fa17 =fa(17);
          fa16 =fa(16);
          fa15 =fa(15);
          fa14 =fa(14);
          fa13 =fa(13);
        end behaviour;

        由上述VHDL程序可知,FPR寄存器被映射到了CE2空間的0x401000地址。其中引入A13及A[3:1]地址線的目的是為了便于以后的功能擴展,映射出更多的寄存器,如LCD控制寄存器、UART控制寄存器等。

        FPR寄存器定義如表2所示。

        FPR寄存器的第5~0位分別控制Flash的高位地址線A18~A13,第7~6位無效。當DSP 上電復位時,FPR寄存器的值被設置為全0,此時Flash的所有高位地址線均處于低電平狀態,DSP開始訪問Flash的最低8KB地址單元。復位結束,就可以對FPR寄存器寫入值,改變Flash的高位地址,從而實現Flash的分頁訪問。這樣Am29LV800 Flash的512K字存儲空間相當于被劃分為64頁(0~63),每頁8K字,當程序大于一頁時,修改FPR,進行軟件翻頁,讀入下一頁Flash數據。也可以通過讀FPR寄存器,了解當前高位地址線的狀態,此時FPR寄存器與Flash的地址映射關系為:

        Flash地址單元=(FPR13)+DSP地址線A[13:1]

        2.3 二次的實現

        基于上述的設計和分析,要實現大程序的自動引導,可以采用二次的方法。首先要設計一個uboot程序,大小不能超過一頁。將 uboot程序燒寫到Flash存儲器的第0頁,也就是DSP上電復位后被固化的自行引導的那一頁。uboot的主要功能是通過修改 FPR寄存器值,并按照引導表的格式讀取Flash存儲器的其他頁程序到RAM中,最后跳轉到用戶程序的32位入口地址開始執行。uboot程序中,可以定義一個16位無符號整型指針變量,指向CE2空間的0x401000地址,即:

          unsigned int*FPR=(unsigned int*) 0x401000;

        若*FPR=1,即可以訪問Flash的第1頁。

        在編寫uboot程序和用戶程序時,要對存儲器空間重新分配,即在定義CMD文件時,要注意用戶程序所占用的存儲空間不能與uboot程序占用的存儲空間重疊。因為uboot首先被加載運行,在運行時加載用戶程序,也需要占用RAM地址空間。而且uboot程序代碼長度不能超過一頁。當燒寫Flash時,必須將uboot程序燒寫到Flash的第0頁,然后將用戶程序燒寫到第一頁或以后的存儲空間中。

        3 實驗結果

        以煤礦井下煤矸分界傳感器為例,測試本文介紹的基于CPLD譯碼的DSP二次Bootloader方法。該傳感器采集放煤時煤矸石振動信號,經AD轉換后送入DSP經數字信號處理,分析得出煤矸石放落比例[8]。用戶程序代碼大小為23K字左右,顯然不能夠被固化的Bootloader正常加載,因此必須經過二次Bootloader。

        將大小約2K字的uboot程序燒寫到Flash第0頁,用戶燒寫到第1~3頁。經多次測試,該系統從上電復位到開始運行用戶程序,耗時大約0.3s,而且系統運行穩定可靠。

        本文介紹的基于CPLD快速譯碼的DSP二次Bootloader方法,利用CPLD器件的快速譯碼功能,模擬了一個換頁寄存器,實現了大程序的上電后二次引導。與常見的利用GPIO換頁的方法相比,本方法更有效,通用性更好,不會占用寶貴的GPIO資源,而且系統擴展方便,接口簡單。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DSP 譯碼 Bootloader CPL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新民市| 新化县| 乡宁县| 区。| 西吉县| 逊克县| 东源县| 威信县| 竹北市| 宝坻区| 稷山县| 鹤壁市| 临安市| 日照市| 永定县| 响水县| 合江县| 罗山县| 西丰县| 铜川市| 无棣县| 南和县| 拉孜县| 永春县| 根河市| 筠连县| 怀来县| 洛扎县| 宿松县| 吴旗县| 洞头县| 社旗县| 贺兰县| 海宁市| 诸城市| 台山市| 纳雍县| 雷山县| 永福县|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