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案例分析:基于AVR32的隧道環境監測系統

        案例分析:基于AVR32的隧道環境監測系統

        作者: 時間:2014-04-18 來源:網絡 收藏

        一、項目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6946.htm

        1.1 引言

        隧道內的環境對行車安全及旅客、養護作業人員的健康會帶來一些特殊問題,這主要是因為隧道中的溫度、濕度、光線、有害氣體的成分含量和積累。因而,摸清隧道內的環境狀況,并采取相應措施,將有助于保護人員的身體健康。

        1.2 項目背景/選題動機

        由于大多隧道是四周封閉的通道,無護欄。無自然光線,隧道中的照明基本上只能由照明設備提供。當人員白天進入隧道后,由于隧道內外光線強弱差別很大,人眼不能馬上適應,會出現進洞時“黑洞效應”和出洞時“眩光效應”。溫濕度和有害氣體也會對人員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二、需求分析

        2.1 功能要求

        測量隧道環境實時信息:溫度、濕度、光強、有害氣體和視頻信息。

        2.2 性能要求

        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

        三、方案設計

        3.1 系統功能實現原理

        采用處理器構建的系統,具有集成度高、組網方便和成本低廉等優勢。整個系統使用了EVK-1100開發板,同時采集周圍環境的溫濕度、CO濃度、光照和視頻信息,通過4×20藍色LCD顯示這些信息。當某個指標超標,聲光報警器發出警報。這些數據能夠通過串口模塊和以太網模塊組成通信網絡,傳輸到監控中心。

        圖1系統硬件結構框圖

        圖2 硬件架構

        3.2 硬件平臺選用及資源配置

        如圖2的硬件架構采用32位的AVR EVK1100是基于AT32UC3A0的評估套件。

        使用到板上資源: 溫度、光線傳感器,4×20藍色LCD顯示屏,以太網接口,串口模塊,SD/MMC卡等。

        3.3系統軟件架構

        如圖3所示,系統首先采集外接環境信息:溫濕度,光照信息,有害其他信息,視頻信息。將采集的數據實時顯示到板上的LCD顯示器上和存儲到SD卡,方便以后的數據分析。當信息超過設定的閾值,采用聲光報警器發出提醒。最后將視頻信息通過以太網模塊傳輸到監控中心。

        3.4 系統軟件流程

        圖3程序運行流程圖

        3.4 系統預計實現結果

        完成大體結構設計,應用到實際項目當中。

        推薦閱讀:30例經典檢測、監測、監控系統完整解決方案,從實際應用需求出發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澄迈县| 静宁县| 即墨市| 舞钢市| 海安县| 黎平县| 桂林市| 专栏| 韶关市| 玉龙| 安溪县| 赫章县| 尚义县| 乌兰察布市| 新乡县| 孝感市| 玉林市| 镇安县| 安新县| 竹北市| 韩城市| 剑川县| 克什克腾旗| 彭山县| 岗巴县| 白玉县| 临颍县| 巨鹿县| 大荔县| 宜黄县| 四子王旗| 怀来县| 江川县| 鄂伦春自治旗| 锦屏县| 濉溪县| 梧州市| 巴青县| 怀柔区|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