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第二代詳細拆解
首先看到的是 Oculus Rift DK2 的主板,以及外殼的背面,可以看到外殼的背面部門 40 顆 LED 小燈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6726.htm

和 Oculus Rift DK1 相比,DK2 主板的集成度更高,所以元器件都集中在一塊主板上,再也不必拖著多出來的 control box。

讓我們看一下這塊主板上都有什么芯片:
紅框是東芝 358779XBG HDMI 芯片;
橙框是意法半導體 STP16CPC26 低壓 16 位 LED 驅動器;
黃框是意法半導體 STM32L100RB 超低壓 32 位 ARM Cortex M3 MCU,運行頻率 32 MHz;
綠框是 Cypress 半導體 CY7C65632 USB 2.0 集線控制器;
藍框是 Y405 1S31(不知道是什么芯片)
洋紅框是 Invensense MP65 六軸慣性測量單元;
德州儀器 SEM TI 39 CF5I 單路施密特觸發反向器。
了解了 DK2 的主板后,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顯示器是怎樣的吧。將它從鏡片背后分離下來, 把包裹著顯示器背面的橡膠套給拆掉——原來是三星 Galaxy Note 3 的屏幕!

這塊屏幕的尺寸是 5.7 寸,還能夠看清為三星的 LOGO,以及為手機前置攝像頭、聽筒挖的孔。而且在屏幕的背面,還能看到 Synaptics S5050A 觸控的芯片。Oculus VR 稱 DK2 的屏幕刷新率可達 75 Hz, 而這塊屏幕默認刷新率為 60Hz,換言之為了降低屏幕的延遲,Oculus VR 給這塊屏幕超頻了。

紅外攝像頭以及其它
紅外攝像頭可以和底座分離,它的鏡頭也可以拆下來。iFixit 鏡頭套在手機的攝像頭上,看它的功能是什么,結果手機攝像頭也能看到紅外線了。


然后,他們把紅外攝像頭的前面板拆下,把后面的螺絲都擰下,露出紅外攝像頭的主板。

這塊主板正背面都有芯片,正面是用于感光的 CMOS 芯片。

背面則是:
紅框是 Microchip Technology 24AA128 I2C CMOS Serial EEPROM;
橙框是 SIWARD 12.0 4C 晶體振蕩器;
黃框是標記為 S033 HVG 107Y 的芯片;
綠框鈺創科技 eSP570 是網絡攝像頭控制器。
然后,iFixit 開始研究 Oculus Rift DK2 的 HDMI 線,因為這根線比市面上其它 HDMI 線要細很多,他們認為這條線一定有點不同。經過拆解,他們發現 HDMI 線的接口處藏著一顆芯片,型號是 Spectra7 VR7100。這和蘋果 Thunderbolt 線纜的設計近似,芯片可幫助線纜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按照 Oculus VR 官方介紹,該 HDMI 線可以傳輸每秒 60 幀的 4K 視頻。

然后,iFixit 還拆開了集線器,看里面的結構,可以看到里面有一顆 ON Semiconductor NCP 374 芯片,用于過載保護。所以,iFixit 的結論是,Oculus VR 提供的線纜,都不能用在其它地方。

最后,Oculus Rift DK2 戴久了,也免不了一種尷尬,看下圖鼻子上的壓痕:

可控硅相關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比較器相關文章:比較器工作原理
攝像頭相關文章:攝像頭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