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業界動態 > 漫談中國MEMS傳感器 產業突破或靠下游

        漫談中國MEMS傳感器 產業突破或靠下游

        —— 漫談中國mems傳感器 產業突破或靠下游
        作者: 時間:2014-08-06 來源:互聯網 收藏

          汽車電子產業被認為是的第一波應用高潮,但隨著消費電子領域大發展及創新不斷涌現,消費電子已經成為最大的應用市場。盡管全球經濟疲軟趨勢不減,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上,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仍將是增長的主要市場領域。中國市場情報中心(CMIC)認為,或可借助消費電子產業大發展,幫助國內mems產業找到一條突破之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6558.htm

          為了能做出更小、更輕、更廉價的最終產品,mems普及的主要動力來自于成本低與體積小,然而在實際生產中,mems傳感器的成本控制異常艱難。

          我們知道,常見的mems傳感器有微壓力傳感器、微加速度傳感器、微機械陀螺儀、微流量傳感器等等;而我們不知道的是,mems傳感器的品種多到可以以萬為單位,且不同mems之間參量較多,沒有完全標準的工藝。這種行業特性讓有志于mems傳感器制造的企業陷于尷尬:若追求規模經濟,全方位、立體地切入mems各系列產品的開發,那么各品種資金、時間及工藝等前期投入都是一個獨立事件,投資風險高、產業回報期長,非超大型企業不能駕馭;若想獨辟蹊徑,主攻某一品種的生產研發,則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品牌影響力不會很大。以慣性傳感器為例,其市場盈虧平衡規模為月產1000萬只,即企業須至少每月生產1000萬只慣性傳感器才能保持不虧本狀態,根據調查,國內絕大多數企業都遠低于這一規模。

          從國際上看,大部分mems產品由美國和亞洲公司開發,包括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公司、memsic公司、invensense公司、以及ogdevices公司,以上公司存在共同點:精于某一類mems傳感器產品,但總體在各行業均有所涉獵。正確的經營策略促使幾家公司躋身行業領先地位。

          然而成功模式不一定能復制。由于時代背景、市場環境以及創業土壤不同,在目前的中國很難培育出像ogdevices、德州儀器之類純粹的mems傳感器企業。因此,當諸多小型傳感器企業艱難探索時,一種可行的方式是從一家大型電子消費品企業內部孕育出來,惠普公司即為這種模式。

          上文提到mems器件研發難而價格低,因此需要其所應用的下游產品具有良好的品牌效應及資質。中國市場情報中心(CMIC)認為,國內諸如華為、聯想等大型消費電子企業恰好滿足這樣的條件。當然,未來這種發展模式若有發展空間,企業也不必非要自立山頭單打獨斗,投資或者并購較小的傳感器企業也是不錯的選擇。



        關鍵詞: mems 傳感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柘荣县| 商河县| 朝阳区| 山西省| 鹤山市| 太和县| 英超| 郓城县| 西林县| 年辖:市辖区| 那曲县| 长子县| 彭泽县| 吴川市| 日照市| 衡山县| 平武县| 珠海市| 布尔津县| 六安市| 高安市| 新郑市| 德安县| 永吉县| 平乡县| 恭城| 神池县| 平果县| 上饶县| 宜兰县| 滨州市| 永昌县| 荥阳市| 舟曲县| 句容市| 泸水县| 辽中县| 赣州市| 桂平市|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