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多DSP的在線可重構數字圖像并行處理系統設計

        基于多DSP的在線可重構數字圖像并行處理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4-08-04 來源:網絡 收藏

          硬件結構如圖6所示。圖像輸入FPGA—P,各分別外擴一片雙口RAM,且將總線EMIFA接到FPGA—P。FPGA—P可用來完成圖像時序處理、圖像數據的轉換、圖像濾波等預處理工作,且可以靈活地將處理后的圖像數據保存到大容量公用數據存儲器SRAM中,并將各訪問的仲裁邏輯或分配保存到各外擴的雙口RAM中。這種結構使系統可以輕松地適應多路圖像輸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56429.htm

          

         

          DSP陣列可以并行完成各種算法。FPGA-C建立起DSP間的通信鏈路且暫存各DSP的處理結果。構建通信鏈路的方法有:用FPGA—C在兩 DSP之間構造FIF0或小容量雙口RAM,構建EMIF—HPI通路等。DSP-M可以根據算法需求通過McBSP在線配置FPGA—C,FPGA—C 的配置文件存放在DSP—M外擴的Flash中,這樣就實現了DSP對FPGA的在線可重構。同時,DSP-M擴展了USB、PCI、McBSP等多種接口用來輸出結果。

          3.2 實驗及結果分析

          系統用于實現4路分辨率為256×256、幀頻為50 Hz的8位圖像(如圖7所示)的移動點源目標識別。

          處理過程包括圖像時序采集、轉換,圖像濾波,去除噪聲,姿態融合和目標識別等環節。圖像分配和算法執行所需平均時間僅為9.5 ms。

          

         

          若用共享總線系統來實現,則多路圖像數據的存儲和分配以及處理器之間的通信將消耗大量時間,大大降低系統效率。若用分布式并行系統來實現,則姿態和多路圖像的綜合處理會給某一個處理器帶來很大的通信量和運算量。將實驗中的任務在同等規模的3種系統上分別實現,執行時間如圖8所示。

          

         

          如圖9所示,這些不同形式的計算系統是性能和通用性的不同折衷。可重構算系統代表了介于ASIC和通用處理器之間的計算途徑,在通用性和性能上都優于傳統的硬件系統。圖像處理中數據量大、算法復雜,與其他計算技術相比,可重構計算能充分發揮出效率優勢。可重構系統具有很多優點,但重構延遲和軟硬件劃分問題是應用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結 語

          傳統固定結構并行圖像處理系統不能適應多種圖像處理并行算法。而可重構數字圖像并行處理系統數據流和結構組織靈活,適于模塊化設計,能大大提高并行算法的執行效率;有較強的通用性,同時其開發周期較短,易于維護和擴展。可重構數字圖像并行處理系統為多媒體圖像處理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發展方向。

        數字濾波器相關文章:數字濾波器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DSP 圖像處理 C6000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巴南区| 阳原县| 绥江县| 兰坪| 吴堡县| 芦溪县| 双鸭山市| 宁蒗| 长沙县| 进贤县| 香格里拉县| 红河县| 广西| 惠东县| 洛南县| 石棉县| 兰西县| 新郑市| 渝北区| 随州市| 九龙县| 比如县| 黔江区| 昭觉县| 武隆县| 蒙自县| 洞口县| 余干县| 包头市| 门源| 邵武市| 阿克陶县| 梁平县| 河间市| 三明市| 云阳县| 页游| 大余县| 永州市|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