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多傳感器融合定位在高速鐵路系統中的應用

        多傳感器融合定位在高速鐵路系統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0-06-18 來源:網絡 收藏

          2009年在武廣、鄭西等客運專線中,C3列控系統的應用,對高速鐵路列車定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3列控系統的主要技術原則中明確提出,列車的運營速度達到350 km/h,最小追蹤間隔為3 min,并且300 km/h及以上動車組不裝設列車運行監控裝置,在300 km/h及以上線路,CTCS-3級列控系統車載設備速度容限規定為超速2 km/h報警、超速5 km/h觸發常用制動、超速15 km/h觸發緊急制動。這些技術原則要求高速鐵路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必須在任何時刻、任何地方都能確定列車的準確位置,包括列車的行車安全的相關間隔、速度、加速度及軌旁設備和車載設備資源的分配。由這些信息來確定是否需要采取制動措施,保證安全間隔。目前,陀螺、加速度計、里程儀、接收機等已經普遍應用于列車測速

          1 高速鐵路技術的發展

          高速鐵路技術的發展是多種多樣的,各個國家根據其路況、地形、運營需求采用不同的定位技術。法國AS-TREE系統采用多普勒雷達進行測速定位;北美ARES,PTC,PTS系統采用(全球)進行定位;歐洲ETCS、日本CARAT系統采用查詢/應答器和速度進行定位;德國LZB系統采用軌間電纜進行列車定位;美國AATC系統采用無線測距進行定位。

          根據中國鐵路地形、線路的復雜狀況及高速鐵路對列車定位技術的要求,文中提出了多組合定位的方案,選用/DR/MM組合定位的方式,利用多傳感器組合定位技術信息互補的特點,采用卡爾曼濾波將所得信息進行,得到比單一傳感器定位更精確的定位數據。

          2 列車方案

          該方案利用DR自主定位的特點,可以保證列車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可以輸出定位信息,而GPS的采用可以給DR提供初始位置數據,MM的運用滿足了系統對定位精度的需求。融合算法部分采用聯邦濾波算法,解決了其他濾波算法計算負擔重,容錯性能差的缺點。

          2.1 列車定位方式的選擇

          2.1.1 定位方式介紹

          GPS是一種無線電導航系統。作為最早應用于導航定位系統的高新技術,有著在全球范圍內、在任意時刻、任意氣象條件下為用戶提供連續不斷的高精度三維位置、速度和時間信息的特點。采用GPS定位時只需要在機車上安裝接收機即可,但在周圍阻擋物多的地方列車的定位精度會受到影響。并且,GPS對衛星故障十分敏感,一但一顆衛星失效,就會出現GPS性能惡化的情況。所以,不能單一的將GPS定位信息作為列控系統的位置參數。

          DR是車輛定位導航中采用的一種比較經典的算法。它由測量航向的傳感器和測量距離的傳感器構成。本方案中采用里程儀作為測量距離的傳感器,陀螺儀作為測量航向的傳感器。里程儀輸出的是脈沖信號。車輪每轉一圈,里程儀輸出固定數量的脈沖信號,通過累加一定時間內的里程儀的脈沖數目,可以計算出車輛在這一段時間內所駛過的距離,也可以計算出車輛行駛的速度。陀螺儀輸出航向角的角速率信息。將陀螺輸出的角速率信息積分可得到列車的相對轉角。與GPS相比,DR可以自主定位,不存在遮擋等問題引起的列車定位信息遺失。但DR系統的初始位置無法自主得到,并且航跡推算是一個累加的過程,不同時刻的測量誤差和計算誤差都會累積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DR誤差是一個發散的過程。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汪清县| 铜鼓县| 吴江市| 莱西市| 迁安市| 淳安县| 德庆县| 曲阳县| 乌拉特后旗| 台东县| 库车县| 蛟河市| 晋城| 吉林市| 鞍山市| 会昌县| 丹阳市| 安庆市| 吉木萨尔县| 德州市| 静安区| 朔州市| 浠水县| 大安市| 施秉县| 阳泉市| 桑日县| 句容市| 临泽县| 巴彦淖尔市| 宣城市| 华亭县| 福建省| 南召县| 临澧县| 三台县| 凤翔县| 龙州县| 台中市|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