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示波器中測量參數的算法
象寬度、周期和延遲這樣的時間參數都在中間線處測量(圖二)。中間線位于基底線和基頂線的中間位置(50%)。時間參數的計算依賴于觀察窗內包含的周期的數量。如果周期的數量不是整數,參數的測量,如有效值(RMS)或均值(MEAN)這樣的參數)是有誤差的。為避免這種偏差,儀器使用周期參數,包括crms 和cmean,這些參數強迫在整數個周期內進行計算。
在示波器水平軸測量中有一個常被忽略的選項叫Hysteresis(磁滯)。 Hysteresis選項利用了電平之上或之下的限制,這能防止測量到噪聲或其它干擾。Hysteresis的設置以milli-divisions(千分之一格)為單位指定,其設置的原則是:1. Hysteresis 必須大于您希望忽略掉的最大噪聲尖峰。 2.可用的最大Hysteresis 值小于從電平到最近的波形極值的距離。3.除非您知道將在任何周期內發生的最大的噪聲和最近的極值電平,否則就在電平的兩側留出余量。圖三所示為測試頻率為61.44MHz時鐘的TIE@lv參數,但PLL在計算頻率時得到的結果為5.334099599GHz,這是因為缺省時Hystersis系數為500mdiv(即0.5格),示波器中將時鐘上升沿和下降沿的回鉤都當作了是一個個小的脈沖來計算頻率,TIE@lv的測試結果也當然錯了。
圖三 使用TIE的缺省設置,Hysteresis值為500mdiv
由于時鐘邊沿存在回溝,所以必須增大遲滯系數,在圖四中修改為2div,如下所示,這時示波器找到了正確的頻率61.44MHz,TIE抖動的峰峰值為P5=495ps,有效值為P1的sdev 等于141ps。
圖四 修改TIE的Hystersis設置
在應用一些參數進行測量時,我們都應知道這些參數在示波器中是怎樣定義的,了解每一個設置菜單是什么含義。老板說,以“知其所以然”的態度面對問題是做工程師的好習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