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理解串行數據測試中的總體抖動算法

        理解串行數據測試中的總體抖動算法

        作者: 時間:2012-04-10 來源:網絡 收藏

        在業界除了對BER圖進行外插值以獲取小誤碼率的Tj這種方法外,另外一種方法是對PDF進行外插值,得到BER10e-12的PDF,然后積分得到BER/CDF和,從而算出Tj。兩種算法分別稱為PDF尾部擬合算法(tail-fit method for PDF)和BER/CDF尾部擬合算法(tail-fit method for the BER/CDF)。
        下面簡要介紹一種tail-fit method for PDF方法。如下圖4所示:
        第一步統計TIE分布的直方圖,測量的樣本數量越多,推算的Tj越準確,在下面的TIE直方圖中包括了102.6k個樣本;
        第二步對TIE直方圖的Y軸(即樣本數量)取對數,把Y坐標變為對數坐標,對數運算后直方圖的輪廓近似為二次方程曲線;
        第三步使用最小二乘法對兩個尾部進行擬合;
        第四步對直方圖的尾部進行外插值,歸一化后可得到BER=10e-16 的概率密度函數;
        第五步對每一個偏移值x進行積分:BER(x) =
        =1-CDF,得到BER/CDF曲線;
        第六步測量某誤碼率下CDF曲線的寬度即為總體抖動Tj。




        圖4:PDF的尾部擬合算法計算總體抖動

        在尾部擬合(tail-fit)算法中,前提是測量的抖動樣本足夠多,抖動直方圖中包括了很多小概率的抖動事件,通常這些小概率的抖動樣本分布在直方圖的尾部,在尾部有了足夠的樣本后才可以準確的進行尾部擬合與外插值。
        總結:
        本文簡要介紹了總體抖動的直方圖、概率密度函數、誤碼率BER與累計分布函數CDF、,以及兩種tail-fit算法的處理步驟,后續的文章將介紹力科獨特的抖動求解算法——NQ-Scale算法以及分析儀SDA中的幾種抖動分解方法。
        參考文獻:
        1, Jitter, Noise, and Signal Integrity at High-Speed, Mike Peng Li
        2, Fibre Channel – Method Jitter and Signal Quality Specification – MJSQ, T11.2/Project 1315-DT/Rev 14.1, June 5, 2005.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丈县| 微山县| 揭阳市| 武城县| 富平县| 南木林县| 托里县| 察哈| 乌苏市| 油尖旺区| 福海县| 永福县| 江源县| 交口县| 高州市| 安泽县| 石棉县| 瑞安市| 蓝田县| 游戏| 修水县| 平远县| 碌曲县| 神池县| 广元市| 资中县| 格尔木市| 房山区| 墨脱县| 收藏| 屯留县| 汽车| 安塞县| 岚皋县| 米易县| 靖江市| 高尔夫| 巧家县| 延寿县| 固原市|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