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飾霧化試驗主要檢測方法比較
試驗結果校驗
表1 各種標準及所涉及的試驗方法
光澤度法的校驗是在起霧杯中倒入10±0.1g的鄰苯二甲酸二異葵酯(DIDP),并在恒溫浴溫度100℃及冷卻板溫度21℃的試驗條件下進行。如果最后測試的結果在77±3%范圍內,那么表明試驗成功,否則視為試驗不成功,此時應找出失誤原因,重做試驗。
重量法的校驗與光澤度法類似,只不過是把鄰苯二甲酸二異葵酯(DIDP)換成了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如果最后測試的結果在4.9±0.25mg范圍內,那么表明試驗成功,否則視為試驗不成功,此時也需要找出失誤原因,重做試驗。
需要注意的是,霧度法目前還未發現哪個標準中給出了校驗方法。
三種試驗方法的比較
蘭光霧化實驗室通過對一年內的19次光澤度法試驗,32次重量法試驗,9次霧度法試驗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了三種方法的試驗成功率(見表2)。通過比較發現,光澤度法校驗試劑試驗的成功率僅為75%,不成功的試驗結果多在69%~74%范圍內,即稍稍低于正常值77±3%。而同一臺設備,同樣的操作方式,同樣的外部環境,重量法試驗幾乎未曾失敗過。這充分說明了重量法試驗良好的可操作性。
表2 三種試驗方法的一些項目比較
光澤度法和霧度法兩種測試方法比較接近,都是檢測玻璃板的光學性能,這兩種試驗方法的采用,是基于試驗者更看重汽車內裝飾材料中的揮發物對于擋風玻璃視線的影響;而重量法試驗的采用,則是基于試驗者更關心揮發物中的有害成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end)
評論